摘要:在此框架中,Internet使用IntServ体系结构来为应用提供端到端的QoS。整个网络是IntServ节点(采用基于MF的分类和基于流的传输控制)和DiffServ区(采用聚集传输控制)的结合体。
5.5.2 DiffServ网络区支持端到端IntServ的实现框架
在此框架中,Internet使用IntServ体系结构来为应用提供端到端的QoS。整个网络是IntServ节点(采用基于MF的分类和基于流的传输控制)和DiffServ区(采用聚集传输控制)的结合体。
该框架的参考网络如图5-7所示,在支持ImServ的端到端网络中央含有一个DiffServ区,它包含许多连接的路由器,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提供聚集传输控制。DiHServ区之外的区域(非区分服务区〉也包含许多路由器和与之相连的主机,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支持IntServ体系结构。为了简化,该参考网络只考虑一个QoS发送者Tx与一个QoS接收者Rx通过网络进行通信。邻近DiffServ区的边缘路由器(ER1,ER2)与DiffServ区内部的边界路由器(BR1,BR2)通过接口直接相连。
发送方和接收方主机都使用RSVP来传达主机应用的定量QoS请求。主机操作系统的QoS进程代表应用生成RSVP信令。RSVP消息在主机Tx和Rx之间端到端地传播以支持DiffServ区外部的RSVP预留,端到端的RSVP信令至少应被透明地传过DiffServ区.依赖于特定的实现,这些消息可能不会被DiffServ区的路由器处理,也可能被DiffServ区内的一些路由器.甚至所有的路由器处理。
边界路由器ER1,ER2和BR1,BR2的功能都依赖于该框架的特定实现。在DiffServ网络区不识别RSVP的情况下,边界路由器ER1,ER2作为DiffServ区的接纳控制代理。它们处理来自Tx和Rx的信令消息,根据DiffServ网络区内部的资源信息和客户定义的策略来实施接纳控制。而DiffServ区内的边界路由器BR,BR2只作为纯粹的DiffServ路由器,任务就是基于DSCP描述的服务级别和与客户协商的协议对传输实施聚集传输控制。在DiffServ网络区能够识别RSVP的情况下,边界路由器ER1,ER2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客户定义的策略实施接纳控制,而边界路由器BR1,BR2参加RSVP信令过程并作为DiffServ网络区的接纳控制代理。
DiffServ网络区支持聚集传输控制,而不实现MF分类。依赖于该框架的特定实现,可能DiffServ区内部的一些路由器支持RSVP,则能够实现基于流的信令和接纳控制。如果DiffServ区的设备不支持RSVP,它们将透明地传递RSVP消息而不会对传输性能产生什么影响。
DiffServ区外部的网络也应将RSVP消息不受妨碍地进行传送。另外,也不排除Ditt-Serv网络区外边的路由器可以为通过它的传输子集提供聚集传输控制。
返回目录:通信专业考试IP网络服务质量控制汇总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