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本套模拟试题的系统演练,考生可全面检验学习成效,精准把握考试重点与命题规律,有效提升解决复杂矿山安全问题的综合能力,为顺利通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专业科目考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请见下文。
2025年中级注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矿坑水文地质调查包含多项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出水点调查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出水地点
B.大气压强
C.水压
D.水温
2.影响岩体特性的主要因素为( )。
A.结构面的特性、岩体的完整性、岩体质量系数
B.结构面的特性、结构体(岩块)的坚固性、岩体质量系数
C.结构面的特性、结构体(岩块)的坚固性、岩体的完整性、岩体质量系数
D.结构体(岩块)的坚固性、岩体的完整性、岩体质量系数
3.矿床是地壳内部及表面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达到工业要求、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矿床的基本构成单位是( )。
A.围岩
B.矿体
C.矿物质
D.岩层
4.崩塌滑坡预报研究是滑坡研究中一个热门课题。以安全系数为判据的滑坡预报方法是( )。
A.指数平滑分析法
B.极限分析法
C.多元非线性相关分析法
D.位移动力学分析法
5.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其中,推到最终境界线的台阶所组成的空间曲面称为( )。
A.地表出口
B.最终边帮
C.出入沟
D.工作台阶
6.通常将运输剥离下的废石到废石场进行排弃称作排土工作。影响排土工作经济效率的因素包括( )。
A.废石场的位置
B.废石场的稳固性
C.废石场污染的防治
D.废石场的复田
7.露天采场工作边坡应每( )检查1次,运输或者行人的非工作边坡每半年检查1次。
A.年
B.季度
C.月
D.周
8.在矿床开拓时,用来运输、提升矿石的井巷是( )。
A.主要开拓巷道
B.次要开拓巷道
C.阶段开拓巷道
D.辅助开拓巷道
9.地下矿山最常采用的水泵是( )离心式水泵。
A.卧式电动
B.立式电动
C.卧式内燃
D.立式内燃
10.地下运输是地下金属矿与非金属矿采掘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根据运输方式和采用运输设备的不同,下列属于其分类的是( )。
①轨道运输;
②地下矿用汽车运输;
③带式输送机运输;
④绳索运输;
⑤自熘运输;
⑥水力运输;
⑦气力运输;
⑧管道运输。
A.①②③④⑤⑧
B.①②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1.以下矿井火灾中,属于按照引发火灾的原因分类的是( )。
A.井筒火灾
B.机电设备火灾
C.采面火灾
D.采空区火灾
12.关于斜井运输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降人员或用矿车运输物料的最高速度,当斜坡道长度不大于300m时为3.5m/s
B.运输人员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不应超过0.8m/s
C.用箕斗运输物料和矿石的最高速度。当斜坡道长度不大于300m时为5m/s
D.在甩车道上运行时为1.5m/s
13.炮烟中毒是爆破危害的一种。下列防止炮烟中毒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尽量采用零氧平衡的炸药,使爆后不产生有毒气体
B.保证填塞质量和填塞长度,保证炸药完全爆炸
C.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露天爆破需等5min以上便可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D.起爆站及观测站禁止设在下风方向
14.矿井(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 )m以上。
A.1
B.2
C.3
D.4
15.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 )方式。
A.中线式
B.上游式
C.下游式
D.联合式
16.对于一等及二等尾矿库尾矿坝堆积至( )最终设计坝高时,应当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勘察。
A.1/3以下
B.1/3~1/2
C.1/2~2/3
D.2/3以上
17.导致尾矿库溃坝的主要原因有坝体失稳、渗透破坏、地震液化和洪水漫顶。其中,坝坡太陡、浸润线过高、坝基承载力不够会造成( )。
A.坝体失稳
B.渗透破坏
C.地震液化
D.洪水漫顶
18.《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中规定,汽车进入排土场内应限速行驶,进入距排土工作面坡顶50m范围内应低于( )km/h,排土作业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A.6
B.7
C.8
D.9
19.列车在卸车线上运行和卸载时,列车进入排土线后,由排土人员指挥列车运行;机械排土线的列车运行速度,准轨不超过( )。
A.5km/h
B.8km/h
C.10km/h
D.15km/h
20.矿区内崩塌按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由自然的剥蚀作用、岩体卸荷而产生的是( )。
A.切蚀型
B.降雨诱发型
C.构造剥蚀卸荷型
D.人工采掘型
二、案例分析题(4大题,共80分。案例1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案例2~4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案例1
甲矿业公司2012年收购了一地方铜矿,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该矿进行了改建,采用斜坡道开拓的方式,设有3条斜坡道,均为利用原有斜坡道。主井为原有3号斜坡道,副井为原有1号斜坡道,风井为原有2号斜坡道,原有1、2号斜坡道是在1994年探矿期间形成的,设计采用主、副井入风,风井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该矿采用矿用自卸汽车运输,2014年改造完成,投入运营。
2013年5月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矿检查中发现该矿地下的风量不满足设计所需风量,随即对该矿下达了停产整顿的指令。接到指令后,该公司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认为,再开凿一措施风巷与风井相连是解决风量不足的最好办法。
该企业遂与乙矿建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约定由乙公司负责开凿该措施风巷。2013年6月乙公司开始施工,由于开凿的风巷为独头掘进,乙公司在作业过程中采用了局部通风的手段,采用一压入式风机在工作面向外压风,为了防止爆破作业危害风机,风机距工作面30m。
2013年7月,乙公司在爆破作业完成后,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张某到工作面检查情况,但15min后,张某仍未回归,爆破员王某、李某遂也前往工作面查看情况,也未返回。安全员赵某意识到可能出现了问题,于是向有关人员立即报告,报告后有关救援人员立即佩戴防护用品到达现场,但为时已晚,3人因吸入过量的CO死亡。
经事故调查发现,乙公司违规使用局部通风机向外压风,爆破作业完成后未经检测便进入工作面是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应由谁负责调查( )。
A.乡镇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更多的完整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可通过文章上方资料栏或者下方附件资料下载进行获取!
安全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