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 责任编辑:胡媛 2024-05-13

摘要:二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有哪些?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二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二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控制二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低水化热材料、控制混凝土温度、增强抗拉强度、提高密实性、合理配置构造筋、设置应力缓和沟和缓冲层等,以有效减少裂缝产生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选择: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减少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温度控制: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一般控制在25℃以内。这可以通过降低拌合水温度(如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方法实现。同时,也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收缩控制:在拌合混凝土时,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抗拉强度增强:通过加入适量的钢纤维或使用高强度混凝土等方法,加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密实性提高: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等措施,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构造筋配置:配置的构造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例如配置直径6~14mm、间距控制在100~150mm。这样可以提高抵抗贯穿性开裂的能力。

设置应力缓和沟:在结构的表面每隔一定距离(一般约为结构厚度的1/5)设一条沟,作为应力缓和沟,以减少结构表面的拉应力,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

设置缓冲层:在高、低底板交接处和底板地梁等处,用30~50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垂直隔离层,以缓冲基础收缩时的侧向压力。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二级建造师考试

还有
  • 3
  • 6
  • 5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