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师范大学2026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已发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2026有报考需求的同学可以来了解下。
一、学校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高峰培育学科4个、特色学科专业(含培育)5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6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本科专业89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777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职工近1100人。学校拥有院士1人,聘任院士2人,拥有“长江”7人,国家“杰青”9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千人”2人,中科院“百人”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优青”4人,海外“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等3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600余人次。
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学校正在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初心使命,锐意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大学生护航、基础教育振兴、学科振兴“三大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强基兴师、开放发展、管理赋能、文化引领、共建共享“七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力争创“双一流”而团结奋斗,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学院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28年建校伊始就设有文法学院,1929年单独设置法学院,其中包括法律系、政治系。经多个办学历程,2013年1月,学校撤销政法学院建制,以原政法学院的法律系、公共管理系为基础,单独组建成立法学院。2020年12月原历史与社会学院的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并入法学院,组成新法学院。2023年6月,学校在省内率先挂牌成立纪检监察学院,挂靠法学院建设。
学院现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学4个本科专业。法学专业是“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特优强专业、安徽省综合教改示范专业和安徽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法学实训中心是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社会工作专业是“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学专业是“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法治建设与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2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职专任教师76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博士49人;有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5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
三、学科简介
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0年设立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现为国家一流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的行政管理专业(2021年获批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6年获批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以及政治学理论等二级硕士授权点,2010年以来先后获批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硕士(MSW)、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五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自设地方政府学硕士点,地方(城乡)
治理与社会治理逐渐成为优势特色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与公共安全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三个交叉学科博士点,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初长江学者金太军教授及其团队加盟领衔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整合全校资源,组建了行政管理、城乡公共治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数字法治与公共治理等五个研究团队,并确立了城乡公共治理等为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方向。
四、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五、报考条件
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或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六、招生方向和人数
1.地方政府治理(法学院):10人
研究内容:政府理论与地方治理、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依法行政与地方法治建设。
2.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法学院):10人
研究内容: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领导社会治理研究。
3.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与旅游学院):13人
研究内容:土地利用与土地政策、自然资源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
七、培养方式及学费
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每周的双休日。
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
学费:2万元/年
八、报名与审查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为网报有效信息。
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二)网上确认:所有考生均须根据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所发布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信息确认,并成功缴费。
(三)打印准考证:《准考证》实行网上自行下载打印。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
(四)注意事项: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上报名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九、考试与录取
1.初试
考试科目:(1)英语(满分100分);(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初试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考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周六)
2.复试
在国家公布的本专业分数线的基础上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复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录取
根据初试、复试成绩,结合招生名额择优录取。
十、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学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安徽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原文链接:https://law.ahnu.edu.cn/info/1076/33996.htm
扫码查询>>> MPA报名条件查询
| 扫码查询>>> 扫码帮您选择2-3所院校
|
院校库:公共管理硕士(MPA)院校库
免费资料领取:MPA各地区院校信息汇总(含学制、学费)丨【提前面试】申请材料模板及常见面试问题汇总丨2017-2025近九年各科真题及详细解析
试题题库领取:
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题库丨数学历年真题题库丨逻辑历年真题题库
| 2026MPA备考课程汇总 | |||
|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有效期 | 课程链接 |
2026MPA百日决胜班![]() | 3280元 | 有效期至2026-04-01 | 立即查看 |
管理类联考优秀学员分享会![]() | 免费 | 365天 | 点击试听 |
| 2026英语二备考攻略 | 免费 | 365天 | 点击试听 |
| 2026数学备考攻略 | 免费 | 365天 | 点击试听 |
| 2026逻辑备考攻略 | 免费 | 365天 | 点击试听 |
| 2010-2024英语二15套真题讲解 | 99元 | 购买后365天 | 立即购买 |
| 2010-2025数学16套真题讲解 | 99元 | 购买后365天 | 立即购买 |
| 2010-2025逻辑16套真题讲解 | 99元 | 购买后365天 | 立即购买 |
| 更多MPA课程请点击查看 | |||
微信扫码直达>>> 2026MPA择校人工咨询
| |||
点击预约!MPA百日决胜班
公共管理MPA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3分钟匹配目标院校,覆盖院校1031所,多档次院校分析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