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

公共管理MPA 责任编辑:蒋磊 2025-10-27

李老师

考研计划定制

加我微信
距2026公共管理MPA考试

摘要: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已发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2026有报考需求的同学可以来了解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70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

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各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争创特色一流、取得重大突破,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骄人成就,设计学与艺术学理论共居第一方阵,多个专业学位水平实现全国领跑。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19年开始招生,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传播、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部门及传媒、文化机构、城市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分析和咨询等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建设。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是学校直属的教学科研单位,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地带开展具有鲜明“传媒与传播”特色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工作。学院以“勤政为公、学术并举”为院训,办学宗旨为“面向主流、突出特色、服务国家、培养英才”,致力于推动中国国家治理的传播创新与国家传播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一、招生计划

2026年计划招生80人,其中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40人。

全日制周一至周五上课,非全日制周末上课

培养方向:

方向一:媒介与城乡治理

方向二:传媒与数字治理

方向三:舆情与应急管理

学制:两年(最长四年)

学费:全日制29000元/学年,非全日制43000元/学年

我校MPA不提供宿舍。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注: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公共管理(MPA)的人员,复试时需要参加同等学力加试。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所有参加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工作安排在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工作安排在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

2.报名网址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全国研招网”。

3.考点选择

考生须认真阅读“全国研招网”发布的报考须知,包括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报考须知及网上公告和报考点的具体要求。

(1)符合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发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33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确认须知》相关要求的考生,须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33)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2)不符合(1)中所述相关要求的考生,应选择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生可通过“全国研招网”查询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网报公告。

4.网上填报信息

(1)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

(2)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学历应符合报考相关要求。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务必在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4)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可按相关规定多次自主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初试、复试或不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我校公共管理(MPA)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5.缴费

规定缴纳报考费。其中,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1133)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报考点的要求确认网报信息,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在网上支付报考费,逾期一律不接受补交费。

6.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准确填写本人移动电话及一位紧急联系人移动电话。

考生应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未正确选择报考点、未完成网上缴纳报名费等情况,造成后续不能确认、不能参加初试、复试或不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均须按照报考点规定的要求(见上文“(一)网上报名,3.考点选择”)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报考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33),且符合考点报考要求的考生,须按照中国传媒大学考点当年度考点确认须知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进行。2025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33)采用网上确认的方式。

2.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请关注并认真查看相关报考点的通知。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四、考生报考资格查询

1.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

2.确认时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审查。

3.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再次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复试考生的“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和有效居民身份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如发现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问题,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列入拟录取名单。

注意:在考生资格审查时,如发现有伪造证件情况,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五、招生考试

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1.在国家统一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和时间:2025年12月20日

3.公共管理(MPA)初试为两个科目:

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

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均为笔试。

4.初试地点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33)的考生由中国传媒大学指定考场;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由考点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考场。

5.初试成绩

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中传研招网(https://yz.cuc.edu.cn)发布成绩,请考生届时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并到我校招生处现场加盖公章。

(二)复试

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

复试分数线以及其他通知请登陆中传研招网(https://yz.cuc.edu.cn)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等内容,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

1.复试时,口语测试语种原则上为英语。

2.复试时间、复试方式、复试具体要求、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等内容,参见当年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3.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六、录取

按照“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要求参见当年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参加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七、录取方式和类别

我校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非脱产学习。

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非定向、定向)即为录取类别(非定向、定向),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报名结束后,报考类别将无法更改。具体说明如下:

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可参加就业派遣,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者将无法正常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户口可自愿选择是否转入我校(如户口选择转入,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期将无法转入)。

定向就业研究生: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就业单位为定向就业协议书签署单位。考生人事档案、户口等不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未按规定时间将签订完整的定向就业协议书提交我校者将无法正常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以上未列出的相关政策请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原文链接:https://mpa.cuc.edu.cn/2025/1023/c6693a261405/page.htm

扫码查询>>>

MPA报名条件查询

扫码查询>>>

扫码帮您选择2-3所院校

院校库公共管理硕士(MPA)院校库

免费资料领取:MPA各地区院校信息汇总(含学制、学费)【提前面试】申请材料模板及常见面试问题汇总2017-2025近九年各科真题及详细解析

试题题库领取

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题库数学历年真题题库逻辑历年真题题库

2026MPA备考课程汇总
课程名称课程价格有效期课程链接
2026MPA百日决胜班hotgif.gif3280元有效期至2026-04-01立即查看
管理类联考优秀学员分享会hotgif.gif免费365天点击试听
2026英语二备考攻略免费365天点击试听
2026数学备考攻略免费365天点击试听
2026逻辑备考攻略免费365天点击试听
2010-2024英语二15套真题讲解99元购买后365天立即购买
2010-2025数学16套真题讲解99元购买后365天立即购买
2010-2025逻辑16套真题讲解99元购买后365天立即购买
更多MPA课程请点击查看

微信扫码直达>>>

2026MPA择校人工咨询

点击预约!MPA百日决胜班

百日决胜班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公共管理MPA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