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的等级结构是指对网中各交换中心的一种安排。从等级上考虑,电话网的基本结构形式分为等级网和无级网两种。等级网中,每个交换中心被赋予一定的等级,不同等级交换换心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低等级的交换中心一般要连接到高等级的交换中心。在无级网中,每个交换中心都处于相同的等级,完全平等,各交换中心采用网状网或不完全网状
网络的等级结构是指对网中各交换中心的一种安排。从等级上考虑,电话网的基本结构形式分为等级网和无级网两种。等级网中,每个交换中心被赋予一定的等级,不同等级交换换心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低等级的交换中心一般要连接到高等级的交换中心。在无级网中,每个交换中心都处于相同的等级,完全平等,各交换中心采用网状网或不完全网状网相连。
一、等级制电话网
就各国范围内的电话网而言,很多采用等级结构。在等级网中,它为每个交换中心分配一个等级,除了较高等级的交换中心以外,每个交换中心必须接到等级比它高的交换中心。本地交换中心位于较低等级,而转接交换中心和长途交换中心位于较高等级。低等等级交换局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的交换局相连,形成多级汇接辐射网即星型网。而较高等级的交换局间则直接相连,形成网状网。所以等级结构的电话网一般是复合型网。
在等级结构中,级数的选择以及交换中心位置的设置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各交换中心之间的话务流量流向、全网的服务质量、全网的经济性、运营管理因素、和的幅员、各地区的地理状况、政治、经济条件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程度等几个方面。
二、无级长途网
无级网是指网中所有交换中心不分等级,完全平等,各长途交换机利用计算机控制可以在整个网络中灵活选择最经济、最空闲的通路,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空闲电路疏通业务。而且,在完成同样的接续时,可选择的路由及选择的顺序随时间或网中负荷的变化而变动。可以看出,无级网的优越性在于灵活性和自适应性,大大地提高了接通率。
三、国内长途电话网等级结构
长途电话网由各城市的长途交换中心、长市中继线和局间长途电路组成,用来疏通各个不同本地网之间的长途话务。长途电话网中的节点是各长途交换局,各长途交换局之间的电路即为长途电路。
我国电话网目前采用的是等级制电话网,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等级制电话网结构
1、长途网等级结构
我国的二级长途网由DCl、DC2两级长途交换中心组成,为复合型网络。
DCl为省级交换中心,设在各省会城市,主要职能是疏通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业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业务。DCl级的各交换中心之间都有低呼损电路相连,组成网状网结构。
DC2为地区中心,设在各地区城市,主要职能是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业务。
二级长途网中,形成了两个平面。DCl之间以网状网相互连接,形成高平面,或叫做省际平面。DCl与本省内各地市的DC2局以星状相连,本省内各地市的DC2局之间以网状网或不完全网状网相连,形成低平面,又叫做省内平面。同时,根据话务流量流向,二级交换中心DC2也可与非从属的一级交换中心DCl之间建立直达电路群。
要说明的是,较高等级交换中心可具有较低等级交换中心的功能,即DCl可同时具有 DCl、DC2的交换功能。
2、长途交换中心的设置原则
长途交换中心用来疏通长途话务,一般每个本地网都有一个长途交换中心。在设置长途交换中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省会(自治区、直辖市)本地网至少应设置一个省级长途交换中心,且采用可扩容的大容量长途交换系统。地(市)本地网可单独设置一个长途交换中心,也可与省(自治区) 内地理位置相邻的本地网共同设置一个长途交换中心,该交换中心应使用大容量的长途交换系统。
随着长途业务量的增长,为保证网络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疏通话务,允许在同一本地网设置多个长途交换中心。当一个长途交换中心汇接的忙时话务量达到6 000~8 000Erl(话务量单位),或交换机满容量时,且根据话务预测两年内该长途交换中心汇接的忙时话务量将达到12000Erl以上时,可以设第二个长途交换中心;当已设的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所汇接的长途话务量已达到20000Erl以上时,可安排引入多个长途交换中心。
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DCl(含DC2功能)。省(自治区)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DCl(含DC2功能);设3个及3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l和若干个DC2.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长途交换中心均设为DC2.
四、国内长途电话网等级结构
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本地电话网用来疏通本长途编号区范围内任何两个用户间的电话呼叫和长途去话、来话业务。
1、本地电话网的交换等级划分
本地网可以仅设置端局(DL),但一般是由汇接局(Tm)和端局(DL)构成的两级结构。汇接局为高一级,端局为低一级。
端局是本地网中的第二级,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它的职能是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业务。根据服务范围的不同,可以有市话端局、县城端局、卫星城镇端局和农话端局等,分别连接市话用户、县城用户、卫星城镇用户和农村用户。
汇接局是本地网的第一级,它与本汇接区内的端局相连,同时与其他汇接局相连,它的职能是疏通本汇接区内用户的去话和来话业务,还可疏通本汇接区内的长途话 务。有的汇接局还兼有端局职能,称为混合汇接局(Tm/DL)。汇接局可以有市话汇接局、市郊汇接局、郊区汇接局和农话汇接局等几种类型。
2、本地网等级结构
依据本地网规模大小和端局的数量,本地网结构可分为两种:网状网结构和二级网结构。
网状网结构
网状网结构中仅设置端局,各端局之间个个相连组成网状网。
网状网结构主要适用于交换局数量较少,各局交换机容量大的本地电话网。现在的本地网中已很少用这种组网方式。
二级网结构
本地电话网中设置端局和汇接局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组成二级网结构。
二级网结构中,各汇接局之间个个相连组成网状网,汇接局与其所汇接的端局之间以星型网相连。在业务量较大且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任一汇接局与非本汇接区的端局之问或者端局与端局之间也可设置直达电路群。
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根据业务需要在端局以下还可设置远端模块、用户集线器或用户交换机,它们只和所从属的端局之间建立直达中继电路群。
二级网中各端局与位于本地网内的长途局之间可设置直达中继电路群,但为了经济合理和安全、灵活地组网,一般在汇接局与长途局之间设置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群,作为疏通各端局长途话务之用。
二级网组网时,可以采取分区汇接或集中汇接。当网上各端局间话务量较小时,可按二级网基本结构组成来、去话分区汇接方式的本地网。当各端局容量增加,局间话务流量增大时,在技术、经济均合理的条件下,为简化网络组织,可组成去话汇接方式、来话汇接方式或集中汇接方式的二级网。
五、国际电话网网络结构
国际电话网由国际交换中心和局间长途电路组成,用来疏通各个不同之间的国际长途话务。国际电话网中的节点称为国际电话局,简称国际局。用户间的国际长途电话通过国际局来完成,每一个都设有国际局。各国际局之间的电路即为国际电路。
国际网的网络结构将国际交换中心分为CTl、CT2和CT3三级。各CTl局之间均有直达电路,形成网状网结构,CTl至CT2,CT2至CT3为辐射式 的星型网结构,由此构成了国际电话网的复合型基干网络结构。除此之外,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在各CT局之间还可根据业务量的需要设置直达电路群。
CTl和CT2只连接国际电路,CTl局是在较大的地理区域汇集话务,其数量很少。在每个CTl区域内的一些较大的可设置CT2局。CT3局连接国际 和国内电路,它将国内和国际长途局连接起来,各国的国内长途网通过CT3进入国际电话网,因此CT3局通常称为国际接口局,每个均可有一个或多个 CT3局。
我国是大国,在北京和上海设置了两个国际局,同时根据业务需要在广州设立了国际边境局,用于疏通与我国港澳等地区间的话务量。
国际局所在城市的本地网端局与国际局间可设置直达电路群,该城市的用户打国际长途电话时可直接接至国际局,而与国际局不在同一城市的用户打国际电话则需要经过国内长途局汇接至国际局。
返回目录:中级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现代电信网重点汇总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