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考试No 7信令网

通信工程师 责任编辑:wuyx2003 2013-03-29

摘要:一、No.7信令网的组成No.7信令网由信令点(SignalingPoint,SP)、信令转接点(SignalingTransferPoint,STP)和连接信令点及信令转接点间的信令链路(SignalingLink,SL)组成。1.信令点SP信令网中既发送又接收信令消息的节点,称为信令点。它可以是具有No.7信令功能的各种交换局,如电话交换局、数据交换局和ISDN交换局,也可

一、No.7信令网的组成

No.7信令网由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信令转接点(Signaling Transfer Point,STP)和连接信令点及信令转接点间的信令链路(SignalingLink,SL)组成。

  1. 信令点SP

信令网中既发送又接收信令消息的节点,称为信令点。它可以是具有No.7信令功能的各种交换局,如电话交换局、数据交换局和ISDN交换局,也可以是各种特服中心,如网管中心、维护中心、业务控制点(SSP)等。通常又把产生消息的信令点称为源信令点,把信令消息最终到达的信令点称为目的地信令点。

  2. 信令转接点STP

将信令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转到另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点是信令转接点。在信令网中,信令转接点有两种:一种是专用信令转接点,它只具有消息传递部分(MTP)功能的专用的信令点,也称为独立的信令转接点;另一种是既有MTP功能,又包括用户部分的具有信令点功能的信令转接点,称为综合的信令转接点,它与交换局合并在一起,是具有信令点功能的转接点。

  3. 信令链路SL

信令链路是传送信令的通道。信令链路是信令网中连接信令点的最基本部件,它由No.7信令功能的一、二级组成。目前的信令链有64kbit/s和2Mbit/s高速信令链路的数字信令链两种。

二、信令工作方式

虽然信令网是一个与业务网相对独立的网络,但它终究是为业务网服务的。在一次电话呼叫接续中,话路所经过的每一交换局都有相应的信令点或信令转接点通过信令链路传送相应的信令信息并控制交换局的动作。

连接交换网络的是一组电路,其上传递的是业务信息;连接信令部分的是信令链路,其上传递的是为业务通道建路和拆路的信令。两个交换局间如果有通信的可能性,则称它们具有信令关系。

按照通话电路与信令链路的关系,信令工作方式可分为对应工作方式(也叫直联方式)和准对应工作方式(也叫准直联方式)。

  1.对应工作方式

两个相邻信令点之间对应某信令关系的信令消息通过直接连接信令点的链路组传送,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对应工作方式。

在这种工作方式下,两个交换局的信令消息通过一段直达的公共信道信令链来传送,而且该信令链是专为连接两个交换局的电路群服务的。

  2.准对应工作方式

在这种工作方式下,两个交换局之间的信令消息通过两段或两段以上串联的信令链路传送,并且只允许通过预先确定的路径和信令转接点。

在准对应工作方式下,SPl和SP2(两个交换局分别为SPl和SP2)间的信令消息是通过STP转接的,不是通过直达信令链路传送的。

信令网采用哪种信令方式,要依据信令网和话路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当局间的话路群足够大,从经济上考虑合理时,可以采用对应工作方式设置直达的信令链;当两个交换局之间的话路群较少,设置直达信令链路经济上不合理时,则可以采用准对应工作方式。

三、信令网的结构

  1.信令网的分类

按网络结构的等级,信令网可分为无级信令网和分级信令网两类。

无级信令网

无级信令网是未引入信令转接点的信令网。在无级网中信令点间都采用直联方式,所有的信令点均处于同一等级。按照拓扑结构无级信令网有直线型、环状、格状、蜂窝状、网状网等几种结构类型。

无级信令网适合地理覆盖范围小、交换局少的或地区使用。

分级信令网

分级信令网是引入信令转接点的信令网。按照需要可以分成二级信令网和三级信令网(最多三级)。二级信令网是采用一级信令转接点的信令网;三级信令网是具有二级信令转接点的信令网。

分级信令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个信令点发出的信令消息一般需要经过一级或N级信令转接点的转接。只有当信令点之间的信令业务量足够大时,才设置直达信令链路,以便使信令消息快速传递并减少信令转接点的负荷。

分级信令网具有容纳信令点多,增加信令点容易,信令路由多,容量大的特点。

分级信令网适合地理覆盖范围大的使用。对地理覆盖范围较大的本地网,可以使用二级信令网来满足大容量信令网的要求。

2. 分区固定连接方式和自由连接方式

分区固定连接方式

分区固定连接方式是指本信令区内的信令点必须连接至本信令区的两个信令转接点,采用准直联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本信令区内一个信令转接点故障时,它的信令业务负荷全部倒换至本信令区内的另一个信令转接点。如果两个信令转接点同时发生故障,则会全部中断该信令区的业务。

自由连接方式

自由连接方式是随机地按信令业务量大小自由连接的方式。其特点是本信令区内的信令点可以根据它至各个信令点的业务量的大小自由连至两个信令转接点(本信令区的或另外信令区的)。

按照这种连接方式,两个信令区间的信令点可以只经过一个信令转接点转接。另外,当信令区内的一个信令转接点故障时,它的信令业务负荷可以均匀地分配到多个信令转接点上,即使两个信令转接点同时故障,也不会全部中断该信令区的信令业务。

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

自由连接方式和固定连接方式相比,无论在信令网的设计方面,还是信令网的管理方面都要复杂得多。但自由连接方式确实大大地提高了信令网的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信令技术的发展,上述的技术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因而不少在建造本国信令网时,大多采用了自由连接方式。

3.我国信令网的基本结构

我国地域广阔、交换局多,根据我国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是信令网的较高级,称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是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

第一级HSTP设在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成对设置,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第二级LSTP和第三级SP的信令消息。

第二级LSTP设在地级市,成对设置,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第三级SP的信令消息。

第三级SP是信令网传送各种信令消息的源点或目的点,各级交换局、运营维护中心、网管中心和单独设置的数据库均分配一个信令点编码。

第一级HSTP间连接方式

第一级HSTP间采用AB平面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它是网状连接方式的简化形式。

  图1 AB平面连接方式

A和B平面内部各个HSTP网状相连,A和B平面间成对的HSTP相连。在正常情况下,同一平面内的STP间连接不经过STP转接,只是在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经由不同平面间的STP连接时,才经过STP转接。这种连接方式对于第一级需要较多STP的信令网是比较节省的链路连接方式。但是由于两个平面问的连接比较弱,因而从第一水平级的整体来说。可靠性比网状连接时略有降低。但只要采取一定的冗余措施,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级LSTP及SP连接方式

第二级LSTP至HSTP以及未采用二级信令网的中心城市本地网中的第三级SP至LSTP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分区固定连接方式。大、中城市两级本地信令网的SP至LSTP可采用按信令业务量大小连接的自由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分区固定连接方式。

4.信令点编码

信令点编码是为了识别信令网中各信令点(含信令转接点),供信令消息在信令网中选择路由使用。由于信令网与话路网在逻辑上是相对独立的网络,因此信令网的编码与电话网中的电话号码没有直接联系。信令点编码要依据信令网的结构及应用要求,实行统一编码,同时要考虑信令点编码的性、稳定性、灵活性,要有充分的容量。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为14位。编码容量为214=16 384个信令点。采用大区识别、区域网识别、信令点识别的三级编号结构。

NMIL + KJIHGFED + CBA

大区识别 区域网识别 信令点识别

NMLL和K~D两部分合起来称为信令区域编码(SANC)。

由于信令点识别CBA为3位,因此,在该编码结构中,一个分配的国际信令点编码只有8个。如果一个使用的国际信令点超过8个,可申请备用的国际信令点编码。

该备用编码在Q.708建议的附件中有规定。

我国国内信令网的编码

我国于1990年制定的No.7技术规范中规定,全国No.7信令网的信令点采用统一的24位编码方案。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编码在结构上分为三级,即三个信令区。

主信令区编码 + 分信令区编码 + 信令点编码

主信令区识别 + 分信令区识别 + 信令点识别

这种编码结构,以我国省、直辖市为单位(个别大城市也列入其中)划分成若干主信令区(对应HSTP),每个主信令区再划分成若干分信令区(对应LSTP),每个分信令区含有若干个信令点。这样每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的编码由3部分组成:第一个8bit用来识别主信令区;第二个8bit用来识别分信令区;最后一个8bit用来识别各分信令区的信令点。在必要时,一个分信令区编码和信令点的编码可相互调换使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接口局应分配两个信令点编码,其中一个是国际网分配的国际信令点编码,另一个则是国内信令点编码。

  5. 信令路由及其选择

信令网的路由是指两个信令点间传送信令消息的路径。信令路由选择MTP第三功能级--信令消息处理部分完成的功能。信令消息处理通过检查信令单元的路由标记及有关信息字段决定消息的传送方向。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信令消息处理部分可进一步分成3个子功能,分别是消息分配、消息识别和消息路由。

消息识别功能根据DPC:(目的信令点编码)判定本信令点是否为信令消息的目的地。若是,则交给消息分配功能,否则交给消息路由功能转发。

消息分配功能根据消息识别功能送来的SIO的编码来确定消息所属的用户部分,并传递给相应的用户。

消息路由功能根据SI(业务指示字段)、DPC和SLS(信令链路选择码)选择一条合适的信令链路传送信令。具体选择过程如下。

根据SIO的内容来判定是哪类用户产生的消息,来选择相应的路由表。例如,电话用户部分产生的消息先根据SI的值选择TUP所对应的路由表,再根据SIO中的子业务字段(SSF)来选择不同呼叫所对应不同类型的路由表,如国内呼叫对应国内路由表,而国际呼叫则对应国际路由表。

根据DPC和路由分担原则,确定信令链路组。

根据SLS,在某一确定的信令链路组中选择一条信令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的基本功能是控制电话网中一次呼叫的连接建立和释放,即电话用户信息的传递是面向连接的,但承担控制功能的信令消息是采用无连接的数据报方式,在信令网中独立地转发。由于采用直联或准直联方式,信令到某一目的地的路由是预先设置好的,因此信令的转发比标准的数据报转发效率高,信令网络的维护管理也相对简单。

信令路由选择

为了保证信令网的可靠性,按照上述方法选择的信令传输路径会有多条,它们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正常路由(正常情况下信令业务流的路由),另一类是迂回路由(信令链路或路由故障时传送信令业务流选择的路由)。

信令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

首先选择正常路由,当正常路由故障不能用时,再选择迂回路由。

信令路由中具有多个迂回路由时,迂回路由选择的先后顺序是首先选择优先级较高的第一迂回路由,当第一迂回路由故障不能用时,再选第二迂回路由,依此类推。

在迂回路由中,若有多个同一优先等级的路由(Ⅳ),它们之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每个路由承担整个信号负荷的1/N;若负荷分担的一个路由中一条信令链路有故障,应将它承担的信令业务换到采用负荷分担方式的其他信令链路上;若负荷分担的一个信令路由有故障时,应将信令业务倒换到其他路由。

四、信令网与电话网的关系

目前我国电话网路等级为二级长途网(由DCl和DC2组成)加本地网,考虑到信令连接中转接次数、信令转接点的负荷以及可以容纳的信令点数量,结合我国信令区的划分和整个信令网的管理,HSTP设置在DCl(省)级交换中心的所在地,汇接DCl间的信令。LSTP设置在DC2(市)级交换中心所在地,汇接DC2和端局信令。端局、DCl和DC2均分配一个信令点编码。

  五、No.7信令网的管理

信令网管理是在信令网出现故障或拥塞时,完成信令网的重新组合,保证信令网正常工作。它由MTP第三个功能级来完成,包括信令业务管理、信令路由管理和信令链路管理3个功能过程。

1.信令业务管理

信令业务管理用于信令网故障时,将信令业务从一条链路或路由转到一条或多条不同的链路和路由,或在信令网拥塞时减少信令业务传递。

信令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倒换、倒回、强制重选路由、受控重选路由、信令点再启动、管理阻断和信令业务流量控制等。

  2.信令路由管理

信令路由管理只用于准对应信令网中,用来分配关于信令网状态的信息。信令路由管理包括禁止传递、允许传递、受限传递、受控传递、信令路由组测试和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

3.信令链路管理

信令链路管理功能用于控制本地连接的所有信令链路,包括信令链路的接通、恢复、断开等功能,提供建立和维持信令链路组正常工作的方法。当信令链路发生故障时,该功能就采取恢复信令链路组能力的行为。

根据信令设备分配和重组的自动化程度,信令链路管理功能的管理过程有如下3种。

基本的信令链路管理过程

一条信令链路由预定的信令终端和信令数据链路组成,更换信令终端和信令数据链路时需人工介入,而无自动分配的能力。

信令终端自动分配的信令链路管理过程

一条信令链路由预定的信令数据链路和任一信令终端组成,当信令链路发生故障时,信令终端可自动更换。

信令数据链路和信令终端自动分配的信令链路管理过程

一条信令链路可选用一个信令链路组内的任一信令终端和任一信令数据链路,当信令链路发生故障时,信令终端和信令数据链路均可自动更换和重组。

在实际信令网络规划中,可选取以上3种信令链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在国际网上一般选取第一种,但应注意,同一信令网上如存在不同的信令网管理过程时,同一信令链路两端应选取相同的过程。目前,我国国内No.7信令系统规定采用第一种方式。

返回目录:中级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现代电信网重点汇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1
  • 3
  • 1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