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1内燃机基本工作原理5.1.1内燃机的分类与术语1.内燃机的分类将燃料和空气组成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内燃机。内燃机要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一般需经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行四次才能完成这四个过程的称为四冲程内燃机:活
5.1 内燃机基本工作原理
5.1.1 内燃机的分类与术语
1.内燃机的分类
将燃料和空气组成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内燃机。内燃机要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一般需经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行四次才能完成这四个过程的称为四冲程内燃机:活塞在气缸内只需往复运行两次就能完成这四个过程的称为两冲程内燃机。
内燃机的分类如下。
(1)按使用的燃料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和天然气机。
(2)按气缸数目可分为单缸机、双缸机和多缸机。
(3)按循环方式可分为四冲程内燃机和两冲程内燃机。
(4)按着火方式可分为点燃式内燃机和压燃式内燃机。
(5)按冷却方式可分为风冷式内燃机和水冷式内燃机。
(6)按照转速可分为髙速内燃机(额定转速在1OOOr/min以上)、中速内燃机(额定转速在750-1000r/min)、低速内燃机(额定转速在750r/min以下)。
(7)按用途可为固定式内燃机和移动式内燃机。
(8)按进气方式可分为自然吸入式内燃机和增压式内燃机。
内燃机的名称按照所采用的主要燃料来命名,如柴油机、汽油机等;内燃机的型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1)气缸数目。
(2)气缸直径(毫米)和冲程形式。
(3)变型符号,表示机型经过改型后,在结构和性能上发生的变化。
(4)用途及结构特点。
对于特征符号,常见的有:Z表示增压,Q表示汽车用,C表示船用,T表示拖拉机用,J表示铁路牵引,F表示风冷,K表示复合式等。
6135Z柴油机表示机组为增压式、6个气缸、每个气缸直径为135ms。
2.内燃机常用术语
内燃机常用术语介绍如下。
(1)上止点和下止点。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时,其顶部能到达的较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分别称为上止点和下止点,如图5-1(a)、(b)所示。
(2)活塞冲程(行程)。活塞由上止点移到下止点所运行的距离,称为活塞冲程。活塞每运行一个冲程,曲轴旋转半周(180°)。
(3)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气缸盖之间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容积。
(4)气缸工作容积。活塞自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经过的空间,称为气缸工作容积。气缸工作容积又称为活塞排量。
(5)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气缸盖之间的空间,称为气缸总容积。很明显,气缸总容积为燃烧室容积与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6)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压缩比用来衡量气体在气缸内压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气体被压缩后的密度、温度和压力也越高。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6-8;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17-21。
(7)工作循环。内燃机每产生一次动力,必须经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过程,该过程称为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考试培训设备环境油机发电机组
相关汇总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