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1.2MSTP的特点传统的SDH系统适合传送基于电路交换的TDM话音业务。由于高速Internet上网、虚拟专网(VPN)、视频点播、电子商务、髙速专线互连以及数据中心互连等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传送网业务的多样化、宽带化趋势对传送网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产生了MSTP技术。MSTP的出现是以下原因催生的结果。(1)基于电路交换的传送网主体
4.1.2 MSTP的特点
传统的SDH系统适合传送基于电路交换的TDM话音业务。由于高速Internet上网、虚拟专网(VPN)、视频点播、电子商务、髙速专线互连以及数据中心互连等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传送网业务的多样化、宽带化趋势对传送网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产生了MSTP技术。
MSTP的出现是以下原因催生的结果。
(1)基于电路交换的传送网主体SDH对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业务主体的传送效率低下问题。
(2)传统SDH提供的接口主要是PDH接口形式,并没有直接的以太网接口,导致接U和协议转换成本提髙。
(3)建设单独的IP传送网在网络接入层成本过高,如此同时以话音为主的SDH容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4)传统SDH缺乏带宽资源的动态调度和适应能力,新业务的提供难以迅速开展。
MSTP正是为了建设综合传送网络应运而生的。基于SDH的MSTP具有以下特点。
(1)只有传统SDH的全部功能,继承了SDH技术如各种VC粒度的交叉连接功能、网络的快速自动保护恢复功能等优点,能有效支持TDM业务等。
(2)强大的接入能力。MSTP除了提供传统PDH接口、SDH接口(STM-AO夕卜,还提供对ATM业务、以太网业务的协议转换和物理接口支持。如通过PPP/LAPS/GFP协议,能够完成以太网MAC帧的封装和向SDHVC的映射功能。MSTP节点能够直接提供10Mbit/s,100Mbit/s及吉比特以太网的物理接口。
(3)内嵌多种分组网协议。通过内嵌的二层交换技术、内嵌的弹性分组环(RPR)技术和内嵌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MSTP能够支持多种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地完成对不同业务类型的汇聚、交换和路由等处理任务,提供不同类型业务的QoS保障。
(4)增强的带宽管理能力和流量控制机制。MSTP支持ITU-TCi7042建议的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实现对链路带宽的准动态配置和调整。MSTP支持G707规范的级联和虚级联功能,能够灵活地分配带宽。MSTP可以利用内嵌数据网协议的统计复用技术和流量控制机制,支持多用户的数据流景共享使用带宽,进一步提高带宽利用率,并支持流量工程。
(5)多种保护和恢复机制。MSTP在不同的网络层次可以采用不同的业务保护功能,并通过对不同层次保护机制动作的协调,共同提高MSTP网络业务的生存性。
(6)综合的网络管理功能。MSTP管理系统同时配置了SDH,ATM和以太网管理模块,能够提供对位于不同网络层次的网络处理技术、网络业务类型的综合管理,能够自动地快速提供网络业务。
(7)灵活的组网能力和高可扩展性。MSTP可适应各种网络拓扑和多种网络层次,在网络结构和业务适应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图4-2所示的是一种基于SDH的MSTP节点设备功能模型。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考试培训传输与接入MSTP技术
编辑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