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通信工程师考试在线辅导招生点击通信工程师专业培训面授班招生点击阅读2013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点击了解2013年通信工程师考试指定教材通信工程师报名及通信工程师成绩查询专题2012年全国初级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6.3.3MPLS工作原理MPLS协议规定,IP报文仅在MPLS网络边缘节点LER通过路由表查询并分
6.3.3 MPLS工作原理
MPLS协议规定,IP报文仅在MPLS网络边缘节点LER通过路由表查询并分配相应的等价转发类(FEC),同时采用固定长度的标签(4字节)表示该FEC,并将此标签附加到IP报头的前面,即意味着IP报头信息不再用于网络中后续标签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查找操作。在每个标签交换路由器中建立一个类似于传统路由表的标签路由表。转发数据报时,在路由表中査找这些固定长度的标签以达到快速转发数据报,其速度远高于传统路由表査找采用的最长前缀匹配法。处于LSP路径中的标签交换路由器收到一个IP分组后,利用分组携带的标签在标签路由表中进行索引,确定下一跳标签交换路由器,在自己的出口端用新的标签替换原有标签。这样携带新标签的报文便沿着LSP向目的地转发。
FEC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转发粒度。比如在一种情况下,一个FEC可以包括网络层目的地址与一特定地址前缀相匹配的所有分组,即通向相应子网的所有分组。这种类型的FEC提供粗糙的转发粒度(子网粒度)。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一个FEC仅仅只包括那些属于在一对计算机之间运行的一类特定应用的分组,也就是说,一个FEC只包括那些网络层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都相同且传输层端口数值也相同的分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被用于识别计算机,而传输层端口则被用于iR别计算机内的一个特定的应用)。这种类型的FEC提供非常精细的转发粒度。粗大的转发粒度对于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还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仅仅只支持粗大的转发粒度将会使得整个网络很不灵活,因为它不能区别不同类型的业务流。比如它对属于不同应用的业务流将不允许不同方式的转发或资源预留。这说明,建立既可以扩展而又功能丰富的路由系统将需要系统支持广泛的转发粒度,同时也需要系统具有灵活地组合不同转发粒度的能力。
同ATM、帧中继中的标签(即VPI/V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一样,MPLS协议规定标签只具有本地意义(每个标签交换机对标签是独立编号的),沿着LSP路径逐跳(HopbyHop)进行转发,在每一跳都要完成标签的转发与替换操作。在通常情况下,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建立基于标准的IP路由协议,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在传统的ATM和IP网中引入MPLS控制机制,仅从通信量管理和QoS这两个侧面来看,MPLS确实有着传统IP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可以将ATM和IP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考试培训宽带交换技术
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