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考试技术合同以及技术合同的特征[2]

通信工程师 责任编辑:kylfree 2013-05-24

摘要:①合同规定质量不明确的,按标准履行;没有标准的,按专业标准履行;没有专业标准的,按部门标准履行;没有部门标准的,按通常标准履行。②合同中价格或酬金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③合同的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

①合同规定质量不明确的,按标准履行;没有标准的,按专业标准履行;没有专业标准的,按部门标准履行;没有部门标准的,按通常标准履行。

②合同中价格或酬金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③合同的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④合同的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标的为建筑物的在建筑物所在地履行;工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在供方所在地履行。

⑤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⑥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3.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的概念

合同的变更是指双方当事人对原有的合同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或补充后的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的解除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宣告终止,双方确认的权利和义务不再履行。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2)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①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②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是引起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前提,全部义务不能履行是变更或解除的条件,两者必须同时具备。③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当事人有权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

另外,变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或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包括文书、电报等)。这是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当事人双方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协议未达成之前,原合同仍有效,必须按期履行。

(3)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法律责任

因变更或解除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时,由变更后的当事人承担或分别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和享受应有的权利。

合同订立后,不得因承办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变动而变更和解除。

4.合同的担保

(1)合同担保的概念

合同的担保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当事人一方为了表明信守合同,按期履行合同的决心和诚意,而向对方提供的一种保证,这种保证在法律上叫做合同的担保。

(2)合同担保的形式

①定金

定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为表明恪守合同,按期履行合同义务的决心和诚意,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酬金总额的20%以下‘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这一定数额的货币叫定金。

定金是合同担保的一种形式。《担保法》第89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双方当事人为了避免定金罚则的制裁,必须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所以,定金是一种担保形式。定金在某种情况下,也起着预先支付的作用。《担保法》规定,“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在“抵作价款”的情况下,定金即起预先支付的作用。但这种预先支付与预付款不同,支付预付款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接受的一方要如数返还,如按期履行了合同,在结算时多退少补,不存在丧失请求返还的权利和双倍返还的问题。由此可见,预付款不起担保的作用。

给付定金的一方如有违约,定金制裁和支付违约金、赔偿金可以选择使用,但是,其数额不得超过价款或酬金的总额。

②保证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相应地,作为合同担保形式的保证是指当事人一方应另一方的要求,请第三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保证自己履行合同义务所采取的担保措施,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第三人即保证人代为向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负连带赔偿责任。

保证必须釆用书面形式,可在合同中约定保证的专门条款,由保证人签名盖章,以示保证成立;也可以由保证人、被保证人同对方当事人之间订立保证合同,明确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保证合同是保证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同债权人签订的一种合同。合同与保证合同之间是主合同与从合同的关系;保证人在合同中的地位属于关系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充当保证人的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和其经济组织或公民,但机关不能充当保证人,学校、医院、幼儿园也不能作为合同的保证人;保证人只有在被保证人不履行经济合同义务时,才负连带责任。

1.合同纠纷的解决

(1)合同纠纷的概念

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双方对合同的履行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后果产生的争议。对履行产生争议是指对是否实际履行或适当履行产生的分歧意见。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后果发生争议是指对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合同的承担责任产生的分歧意见。

(2)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①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在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协商调解不成的情况下,若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合同中未订立仲裁条款_事后又末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可以是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

②仲裁。仲裁又叫么、断,是合同纠纷当事人双方,依照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由仲栽机构依法对合同纠纷做出裁决的活动。仲裁机构所作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一方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凡当事人双方规定仲裁的,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诉。反之,合同中未订立仲裁条款,而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不得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合同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应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提出,超过期限的不受理。但侵权人愿意承担债务的不受时效限制。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法律法规汇总

编辑推荐通信工程师考前试题练习:

通信工程师电源设备使用维护手册多选题汇总

2013年初级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考前练习汇总

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电信职业道德

[1]  [2]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1
  • 3
  • 1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