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通信工程师考试在线辅导招生点击通信工程师专业培训面授班招生点击阅读2013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点击了解2013年通信工程师考试指定教材通信工程师报名及通信工程师成绩查询专题2012年全国初级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7.1智能网概述7.1.1智能网的产生智能网(IntelligentNetworic,IN)是1984年4月由
7.1 智能网概述
7.1.1 智能网的产生
智能网(IntelligentNetworic,IN)是1984年4月由贝尔通信研究公司(Bellcore)和美国技术公司(Ameritec)提出的一个概念,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及时、方便、灵活地向用户提供新业务的电信网络。这一新概念一问世,就在世界电信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巨大的反响,许多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都卷入了研究和开发智能网的浪潮,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大电信公司以及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就开始对智能网进行系统的研究,并着手研究智能网体系结构和智能网协议。国际电联(I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IntelligentNetwork)的概念,智能网是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为所有的通信网络服务,即不仅可以为公用电话网(PSTN)、分组交换数据网(PSP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服务,也可以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移动通信网和Internet服务。
ITU于1993年3月公布的Q系列建议草案中对智能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智能网是用于产生和提供新业务的体系概念。
这里所谓的体系概念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智能网应能提供独立于业务的功能,这些功能应能像“积木”一样可以用来组装各种业务,使新业务易于规定和设计;二是网络实现与业务的提供相互独立,即业务可以利用各种分布式的网络功能,可以跨越若干网络并且独立于这些网络的具体实现。由于业务独立于网络基础结构,物理网络的演变不影响现有业务,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可以由不同厂商提供。
智能网的基本思想是把业务控制逻辑从交换软件中分离出来,在集中的节点中实现业务控制,这个节点称为业务控制点(SCP);交换机在原有交换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业务交换功能。
成为业务交换点(SSP)。当需要增加新业务时,只需要在业务控制点中增加相应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对交换系统的软件进行修改,从而大大加快了新业务的开发。
智能网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相分离,把电话网中原来位于各个端局交换机中的网络智能集中到新设的功能部件--由中小型计算机组成的智能网业务控制点上,而原有的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交换技术考试智能网技术
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