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通信工程师考试在线辅导招生点击通信工程师专业培训面授班招生点击阅读2013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点击了解2013年通信工程师考试指定教材通信工程师报名及通信工程师成绩查询专题2012年全国初级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4.2.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系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用
4.2.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用户要传输的信息多种多样,一般有语音、图像、数据或多媒体信息。
1.发射和接收
信息源把用户信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这种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为提高传输质量,通常把这种基带信号转换为频率调制(FM)、脉冲频率调制(PFM)或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再把这种已调信号输入光发射机。
还可以采用频分复用(FDM)技术,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基带信号分别调制成指定的不同频率的射频(RF)电波,然后把多个这种带有信息的RF信号组合成多路宽带信号,最后输入光发射机,由光载波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受调制的RF电波称为副载波,这种采用频分复用的多路电波传输技术,称为副载波复用(SCM)。
输入到光发射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都通过调制转换为光信号。光载波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再由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电接收机的功能和电发射机的功能相反,它把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最后由信息宿恢复用户信息。
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在光发射机之前和光接收机之后的电信号段,光纤通信所用的技术和设备与电缆通信相同,不同的只是由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所组成的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代替了电缆传输系统。
2.基本光纤传输系统
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作为独立的“光信道”单元,若配置适当的接口设备,则可以插入现有的数字通信系统或模拟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或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与接收之间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若配置适当的光器件,可以组成传输能力更强、功能更完善的光纤通信系统。例如,在光纤线路中插入光纤放大器组成光中继长途系统,配置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组成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使用耦合器或光开关组成无源光网络,等等。
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一般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
(1)光发射机
光发射机的功能是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称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
光发射机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光源是光发射机的核心。
光发射机的。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光源的特性,对光源的要求是输出光功率足够大,调制频率足够高,谱线宽度和光束发散角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和波长稳定,器件寿命长。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源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或称激光器)(LD),以及谱线宽度很小的动态单纵模分布反馈(DFB)激光器。有些场合也使用固体激光器,例如大功率的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光发射机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过程(电/光转换),是通过电信号对光的调制而实现的。目前有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或称外调制)两种调制方案。
直接调制是用电信号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使输出光随电信号变化而实现的。这种方案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但调制速率受激光器的频率特性所限制。
外调制是把激光的产生和调制分开,用独立的调制器调制激光器的输出光而实现的。目前有多种调制器可供选择,最常用的是电光调制器。这种调制器是利用电信号改变电光晶体的折射率,使通过调制器的光参数随电信号变化而实现调制的。外调制的优点是调制速率高,缺点是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波分复用和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使用。对光参数的调制,原理上可以是光强(功率)、幅度、频率或相位调制,但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光纤通信系统都采用直接光强调制。因为幅度、频率或相位调制需要幅度和频率非常稳定、相位和偏振方向可以控制、谱线宽度很窄的单模激光源,并采用外调制方案,所以这些调制方式只在新技术系统中使用。
(2)光纤线路
光纤线路的功能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是光纤线路的主体,接头和连接器是不可缺少的器件。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是容纳许多根光纤的光缆。
光纤线路的性能主要由缆内光纤的传输特性决定。对光纤的基本要求是损耗和色散这两个传输特性参数都尽可能地小,而且有足够好的机械特性和环境特性,例如,在不可避免的应力作用下和环境温度改变时,保持传输特性稳定。
目前使用的石英光纤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比多模光纤好,价格比多模光纤便宜,因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单模光纤配合半导体激光器,适合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而小容量短距离系统用多模光纤配合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更加合适。为适应不同通信系统的需要,已经设计了多种结构不同、特性优良的单模光纤,并成功地投入实际应用。石英光纤在近红外波段,除杂质吸收峰外,其损耗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在0.85pm、和1.55pm有3个损耗很小的波长“窗口”。在这3个波长窗口损耗分别小于2dB/km、0.4dB/km和0.2dB/km.石英光纤在波长1.31pm色散为零,带宽极大值高达几十吉赫千米(GHz?km)。通过光纤设计,可以使零色散波长移到1.55pm,实现损耗和色散都最小的色散移位单模光纤;或者设计在1.31-1111和1.55jluii之间色散变化不大的色散平坦单模光纤等。根据光纤传输特性的特点,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都选择在0.85jLim、1.31pm或特别是1.31pm和1.55pm应用更加广泛。
因此,作为光源的激光器的发射波长和作为光检测器的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波长,都要和光纤这3个波长窗口相一致。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1.55pm的损耗已达到0.154dB/km,接近石英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光纤材料。
光纤是光纤通信的基础,光纤的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着光纤通信向前发展。
(3)光接收机
光接收机的功能是把从光纤线路输出、产生畸变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放大和处理后恢复成发射前的电信号。光接收机由光检测器、放大器和相关电路组成,光检测器是光接收机的核心。对光检测器的要求是响应度高、噪声低和响应速度快。
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检测器有两种类型:在半导体PN结中加入本征层的PIN光电二极管(PIN-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光/电转换),是通过光检测器的检测实现的。检测方式有直接检测和外差检测两种。直接检测是用检测器直接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种检测方式设备简单、经济实用,是当前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釆用的方式。
外差检测要设置一个本地振荡器和一个光混频器,使本地振荡光和光纤输出的信号光在混频器中产生差拍而输出中频光信号,再由光检测器把中频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外差检测方式的难点是需要频率非常稳定、相位和偏振方向可控制、谱线宽度很窄的单模激光源;优点是有很高的接收灵敏度。
目前,实用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直接调制一直接检测方式。外调制一外差检测方式虽然技术复杂,但是传输速率和接收灵敏度很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通信方式。
光接收机最重要的特性参数是灵敏度。灵敏度是衡量光接收机质量的综合指标,它反映接收机调整到最佳状态时,接收微弱光信号的能力。灵敏度主要取决于组成光接收机的光电二极管和放大器的噪声,并受传输速率、光发射机的参数和光纤线路的色散影响,还与系统要求的误码率或信噪比有密切关系。所以灵敏度也是反映光纤通信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考试现代通信技术
编辑推荐通信工程师考前试题练习: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