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星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①由于轨道高度仅为1414km,因此,用户几乎感受不到语音时延;②通信信道编码为CDMA方式,抗干扰能力强,通话效果好。全球星系统可提供的业务种类包括语音、数据(传输速率可达9.6kbit/s)、短信息、传真、定位等。2000年5月全球星系统在中国正式运营。用户使用全球星双模式手机,可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任何地
全球星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由于轨道高度仅为1414km,因此,用户几乎感受不到语音时延;
②通信信道编码为CDMA方式,抗干扰能力强,通话效果好。
全球星系统可提供的业务种类包括语音、数据(传输速率可达9.6kbit/s)、短信息、传真、定位等。
2000年5月全球星系统在中国正式运营。用户使用全球星双模式手机,可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任何地点任何个人在任何时间与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通信,即所谓的全球个人通信。全球星系统包括卫星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用户终端3部分,并与地面公众网和专用网连网。
①卫星子系统
卫星子系统由48颗卫星加8颗备用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8个倾角为52°的圆形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平面6颗卫星,另还有1颗备用星。轨道高度约为1414km,传输时延和处理时延小于300ms,因此,用户几乎感觉不到时延。每颗卫星输出功率约为1000W,有16个点波束,2800个双工语音信道或数据信道,总共有268800个信道。语音传输速率有2.4kbit/s、4.8kbit/s、9.6kbit/s3种,数据传输速率为7.2kbit/s(持续流量)。每个业务区总有2?4颗卫星加以覆盖,每颗卫星能与其用户保持17min的连接,然后通过软切换转移到另一卫星上。卫星采用CDMA制式,带宽为1.23MHz,基本釆用IS-95标准。其优点是可以与地面系统CDMAOne兼容,带来技术上的方便。
②地面子系统
地面子系统由控制中心(NCC)和关口(GW)组成。NCC配有备用设备,由地面操作控制中心(GOCC)、卫星操作控制中心(SOCC)和发射控制操作设施(TCF)组成,负责管理GS系统的地面接续,如GW和数据网的操作,同时监视8颗卫星的运行。GOCC管理GS系统的地面设施,执行网络计划,分配信道,计费管理等。SOCC管理和控制卫星发射工作,并经常检测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予以监控。GW是地面站,每一个站可同时与3颗卫星通信。GW承担转接全球星系统和地面公网(PSTN/PLMN)的任务。它把来自不同卫星或同一卫星的不同数据流信号组合在一起,以提供无缝隙的覆盖。它把卫星网和地面公网连接起来,每一个用户终端可通过一颗或几颗卫星(利用CDMA的分集接收技术)和一个关口站实现与全球任何地区的通信。关口站包括射频分系统、CDMA分系统、管理分系统、交换分系统和遥测控制单元等。
全球星关口站的最大覆盖半径为2000km,在中国建3个关口站即可覆盖全国。3个关口站的最佳建站地址为北京、广州、兰州。关口站的空中信道最少为80条,最大为1000条;用户容量最小为1万个,最大为10万个,3个关口站最终可容纳30万个用户。
③用户终端
使用全球星系统业务的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手持式、车载式和固定式。手持式终端有3种模式:全球星单模、全球星/GSM双模、全球星/CDMA/AMPS三模。手持机包括两个主要部件:SIM卡/SM卡及无线电话机;车载终端包括一个手持机和一个卡式适配器;固定终端包括射频单元(RFU)、连接设备和电话机,它有住宅电话、付费电话和模拟中继3种。
全球星系统关口站和卫星之间的馈线链路使用C频段,关口站到卫星的上行链路使用5091?5250MHz,卫星到关口站的下行链路使用6875?7055MHz。
全球星系统用户终端和卫星之间的用户链路使用L、S频段,用户终端到卫星上行链路使用1610?1626.5MHz,卫星到用户终端下行链路使用2483.5-2500MHz。
全球星系统的多址方式采用FDMA+CDMA方式。首先将16.5MHz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分成13个1.25MHz的无线信道;再在每个无线信道上进行码分多址,用以区分各个用户。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考试现代通信技术
编辑推荐通信工程师考前试题练习:
[1] [2]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