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综合能力考试图像通信应用系统

通信工程师 责任编辑:sunhua520 2013-06-27

摘要:视频教程在线辅导面授招生考试大纲指定教材报名时间4.5.5图像通信应用系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网络的日益普及,数字图像通信技术日臻成熟,图像通信方式越来越多,图像通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图像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断改善。目前,己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图像通信领域的应用系统主要有:(1)可视电话;(2)会

 在线辅导 面授招生 考试大纲 指定教材 报名时间

4.5.5 图像通信应用系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网络的日益普及,数字图像通信技术日臻成熟,图像通信方式越来越多,图像通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图像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断改善。目前,己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图像通信领域的应用系统主要有:

(1)可视电话;

(2)会议电视;

(3)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4)图文电视;

(5)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VOD);

(6)数子电视;

(7)流媒体。

1.会议电视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就是利用电视技术和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在两地(点到点会议电视系统)或多点(多点会议电视系统)召开会议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一种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于一体的远程通信方式,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广泛的图像通信系统,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好和最为普及的图像通信的应用方式之一。

会议电视利用实时图像、语音和数据等进行通信。参与通信的双方或多方可以不受实际地理距离的限制,实现面对面交流,不仅能够相互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面貌、表情和动作等,还能面对同一图纸、图片和文本等进行讨论,合作设计、创作等。通信的参与者不需要实际集合到一起,大大节省了时间、出差费用和精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内的宽带、高速通信网的建成和发展,为广泛开展会议电视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会议电视系统的发展

会议电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方式传输(20世纪70年代)到数字方式传输(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发达就开始研究模拟会议电视系统,并逐渐商用化。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压缩编码技术推动下,会议电视系统由模拟系统转向数字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研制出2Mbit/s彩色数字会议电视系统,日本和美国形成了非标准的国内会议电视网。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图像编解码技术取得突破,网络通信费用降低,为会议电视走向实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期,CCITT(Consultative Committee Internationalon Telegraphand Telephone)制定了H.320系列标准,统一了编码算法,解决了设备间的互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H.320标准作为视听多媒体业务的一种应用,在社会性的信息交流中起到了巨大的沟通作用。同时,随着IP网的发展,基于IP的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也随之得以实现。

目前,成熟的基于H.320的会议电视系统势必进入转型阶段,即由电路交换的ISDN和专线网络向分组交换式的IP网过渡,所计对的市场由大型公司转向小型的工作组会议室、个人工作桌面直至发展到家庭。因此,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H.323的视频通信已成为业内人士和用户关注的焦点。

(2)会议电视系统的分类

会议电视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可以把会议电视分为不同的类型。按会场数量来分,会议电视系统可分为点到点会议电视系统和多点会议电视系统两种。前者仅有两个会场,而后者则不少于3个会场。多点会议电视系统通常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并配有会议电视多点控制器(MultipointControlUnit,MCU)。

按传输信道来分,会议电视系统可分为地面会议电视系统、卫星会议电视系统和混合型会议电视系统。地面会议电视系统的传输信道一般釆用有线信道和微波通信信道,为全双工传输。会议控制信息和会议电视业务信息在带内一起进行传输。卫星会议电视系统的传输信道通常采用卫星通信网络,因卫星转发器资源有限,卫星会议电视系统不能为全双工传输,会议控制信息必须通过专用信道进行传输,即采用带外传输。混合型会议电视系统为地面会议电视系统和卫星会议电视系统的综合。

按会议电视终端来分,可分为会议室型会议电视系统、桌面型会议电视系统和可视电话型会议电视系统。会议室型会议电视系统使用标准的H.320终端,通信速率一般在384kbit/s以上。桌面型会议电视系统使用H.320或H.323终端,能够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可以利用Internet,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视电话型会议电视系统使用H.324终端,通信速率一般在64kbit/s以内,在模拟或数字电话线上传输。

按有无独立的MCU来分,会议电视系统可分为集中型、分散型和混合型。集中型会议电视系统必须具有MCU,分散型会议电视系统没有MCU。

按不同的网络特点划分,会议电视系统主要有H.320系统、H.310系统、H.321系统、H.322系统、H.323系统、H.324系统等6种类型。H320系统是基于px64kbit/s的数字式传输网络的系统,典型的应用环境为N-ISDN网络、DDN以及由数字专线组成的专网等。

H.310/H.321系统是基于ATM网络环境的系统。H,322系统是基于保证质量的LAN上的系统,除了网络物理接口不一样之外,它与H.320系统使用相同的协议。H.323是基于IP分组网络上的系统。H.324系统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系统,常用于可视电话系统。其中,H.321和H.322实质上是将系统的码流分别重组为ATM网和LAN可接收的码流,起着一种网间适。配的作用,本质上仍然是H.320系统。目前,较为实用的系统主要有两类,即用于N-ISDN的H.320系统和用于分组网的H.323系统。H.320系统占有最大的应用市场,但基于IP的H.323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将会成为未来会议电视发展的主流,但它的发展并不是取代H.320系统,而是更加促进H.320系统的发展。

(3)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

会议电视系统由终端设备、多点控制单元(MCU)、传输网络等几部分组成。

终端设备包括视频输入/输出设备、音频输入/输出设备、视频编解码器、音频编解码器和复用/分接设备等,主要完成语音、图像的编解码及各种传输接口处理。它可以是多点交互式会议电视终端,也可以是安装了音频、视频硬件和软件的普通电脑,甚至是电话等。

多点控制单元(MCU)作为会议控制中心,能够将3个以上的终端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由多人参与的会议。同时,它能够将来自多个会议终端的语音、视频和数据合成为一个多组交互式会议场景。MCU的使用很简单,既支持工作站管理方式,也支持Web管理方式,可由终端用户使用MCU进行会议的控制和管理。

传输网络是会议电视传输视频、音频等信息的通道,主要有卫星帧中继网、地面帧中继网、DDN专线、ISDN网络和X.25网。宽带网络的普及给远程会议电视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基于H.323协议的会议电视应用在ADSL、LAN等宽带接入网络上己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4)基于IP的H.323会议电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IP的H.323电视会议系统已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在原H.320基础上发-起来的H.323完全兼容H.320.H.323能够运行在通用的网络体系平台上,提供了网络宽带管理功能,支持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具有互操作性。

H.323用在基于包交换的网络上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H.323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域,一个域至少包含一个终端。H.323终端是提供单向或双向实时通信的客户端,具有对视频和音频信号的编解码及显示功能,还具有传送静止图像、文件、共享应用程序等数据通信功能。H.323终端允许不对称的视频传输,即通信双方可以以不同的图像格式、帧频和速率传输。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考试现代通信技术

编辑推荐通信工程师考前试题练习:

通信工程师电源设备使用维护手册多选题汇总

2013年初级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考前练习汇总

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电信职业道德

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法律法规汇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5
  • 4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