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分组交换的交换粒度为单个数据包,数据报的处理为全光方式。光分组交换按照信令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光分组交换(OPS)和光突发交换(OBS);其不同之处在于,OBS突发包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其颗粒大于光分组。近几年,国内的华为和烽火等公司在光交换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北京市通信公司采用北电网络O
光分组交换的交换粒度为单个数据包,数据报的处理为全光方式。光分组交换按照信令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光分组交换(OPS)和光突发交换(OBS);其不同之处在于,OBS突发包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其颗粒大于光分组。近几年,国内的华为和烽火等公司在光交换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北京市通信公司采用北电网络OPTeraDX光交换机完成的长途光传输系统也投入商业服务。
传统电交换设备体积大、能耗高,已成为现阶段网络传输的瓶颈,而波长交换避免了光电转换,同时为通信节点对之间建立直接相连的波长路径,更好的满足了航电系统的实时性需求;波长交换以其交换速度快、体积小、能耗低等特点,能更好的满足航电系统的应用要求。
3.航电光交换网络研究
国内对WDM技术和光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民用通信领域,强调的重点是带宽的增大与传输信息量的提高,而适应航空电子环境的高可靠性WDM技术和光交换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相比民用通信领域,航电WDM技术和光交换技术除要求带宽与传输信息量提高之外,还要求满足航电多种通信速率的光发送机与接收机,WDM光网络的高可靠性设计实现方法等,同时对航电系统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WDM的航电光交换网络研究包含以下方面:网络体系结构定义技术,网络容错性技术,交换机与节点机技术,网络配置及管理技术。
针对新型航电系统的要求,构建高速率,可扩展,具有容错能力和快速重构能力的网络体系结构;根据WDMLAN标准思想,将航电光网络分为光骨干网(OBN)和光接入网(OAN)两部分,在OBN中采用波长路由和交换技术进行网络互连,通过OBN连接多个OAN,实现整个网络的互连。
通过对光开关(OSW),平面光波导分路器(PLCS),光分插复用器(OADM),波分复用器(MUX),波分解复用器(DEMUX)等光网络元素的研究,构建出网络交换机模型,节点机模型;交换机和节点机是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光交换机波长分配策略,路由算法及网络管理技术等,构建网络交换机模型;通过研究波分复用,解复用技术,光发射机,接收机技术等,构建网络节点机模型。
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内各信道的传输情况,在发送端,插入本节点产生的光监控信号,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分波,输出光监控信号和业务信道信号;网络配置系统通过对波长的配置,在光接入网中的光网络接入(ONA)之间建立波长路径,利用光交叉连接(OXC)进行波长交换,利用光分插复用器(OADM)进行波长通道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对通信节点寻找数据传输路径,为路径分配波长,支持路径的数据传输。系统发生重构时,系统功能节点的重新分布导致通信链路也需要相应的进行重新配置,实现路由和波长分配方案间的变更。
网络容错技术包括网络监控机制、硬件冗余层次与方法、故障处理等,主要利用冗余的波长建立备份路径(保护路径),在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启用备份路径通信,从而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和可靠性。
图2一种光交换网络结构
航电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对系统和元器件要求更为苛刻,因此航电环境下光网络的发展要比商用环境下的发展缓慢,在光缆逐渐取代电缆成为航电系统的主要通信传输媒介后,WDM技术受到了业界的普遍重视;WDM技术和光交换技术主要器件逐渐趋于成熟,商业的广泛应用给航电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同时具备在航电系统应用中规模小、实时性等优势;随着光纤通道在航电系统的进一步应用,具有更高速率和可靠性的WDM和光交换技术应用势在必行。
4.结语
在航电光纤网络中引入波分复用技术,在保持原有光纤通道传输的基础上,引入光交换技术,既提高了网络带宽和灵活性,又适应了航电光纤网络的发展趋势,实现了航电光纤网络的平滑过度。该系统的建立,最终将实现航电环境中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稳定传输,成为下一代航空电子系统的一个关键。
[1] [2]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