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教程在线辅导面授招生考试大纲指定教材报名时间8、简述帧中继技术的特点答:帧中继作为一种快速的分组交换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1)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送;(2)帧中继传送数据使用的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可以实现
8、简述帧中继技术的特点
答:帧中继作为一种快速的分组交换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1)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送;
(2)帧中继传送数据使用的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可以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
(3)帧中继协议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使网络节点的处理大大简化,提高了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效率。采用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两级结构,在链路层也只保留了核心子集部分。
(4)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但不提供发现错误后的重传操作。省去了帧编号、流量控制、应答和监视等机制,大大节省了帧中继交换机的开销,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通信时延。
(5)交换单元一帧的信息长度比分组长度要长,适合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
(6)提供一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止拥塞的机制,使用户有效地利用预约的带宽。
(7)与分组交换机一样,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以提供SVC(交换虚电路)和PVC(一直虚电路)业务。
9、简述ATM技术的特点
答:ATM作为ITU-T建议的B0ISDN的传递方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ATM是一种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它将一条物理信道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传输特性的虚电路提供给用户,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
(2)ATM利用硬件实现固定长度分组的快速交换,具有时延小、实时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多媒体数据传输的要求。
(3)ATM是支持多种业务的传递平台,并提供服务质量保证,ATM通过定义不同的AAL(ATM适配层)来满足不同业务对传输性能的要求。
(4)ATM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技术,在传输用户数据之前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虚连接,所有数据,包括用户数据,信令和网管数据都通过虚连接进行传输。一直虚连接(PVC)可以通过网管功能建立,但交换虚连接(SVC)必须通过信令过程建立。
10、简述B-ISDN协议参考模型的分层功能
答:协议参考模型包括四层功能如下:
(1)物理层:完成传输信息(比特/信元)功能。
(2)ATM层:负责交换、路由选择和信元复用。
(3)ATM适配层(AAL):完成将各种业务的信息适配成ATM信元流。
(4)高层: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完成高层功能。
11、电路交换方式与分组交换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电路交换是在通信开始前先建立通路,在通信结束之后释放链路。在整个通信进行的过程中,通信信道由参与通信的用户独享,即使某个时刻没有信息在信道上传递,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此信道。采用这种交换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通信带宽,时延较短;但线路的利用率不高。现在广泛使用的电话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就是电路交换方式。分组是指包含用户数据和协议头的块,每个分组通过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被传送到正确目的地。一条信息可能被划分为多个分组,每个分组在网路中独立传输,并且可能沿不同路由到达目的地。一旦属于同一条信息的所有分组都到达了目的地,就可以将它们重装,形成原始信息,传递给上层用户。这个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12、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层次划分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1)各层功能明确。即每一层的划分都应有自己明确的、与其他层不同的基本功能。这样在某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或功能发生变化时,只要保持与上、下层的接口不变,就不会对其他各层产生影响。
(2)层间接口清晰。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3)层数适中.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不能太多,否则体型结构会过于庞大,增加各层服务的开销。
(4)网络中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编辑推荐通信工程师考试资料: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