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教程在线辅导面授招生考试大纲指定教材报名时间11.6通信接地与防雷系统的设计接地系统是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彩响通信的质量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在通信电源站中,接地技术涉及各个专业的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和房屋建筑等各方面。接地系统应按联合接地
11.6 通信接地与防雷系统的设计
接地系统是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彩响通信的质量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在通信电源站中,接地技术涉及各个专业的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和房屋建筑等各方面。接地系统应按联合接地的原理设计,将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设备保护地、通信设备的逻辑地、建筑防雷接地等连接在一起的公共接地方式。通信大楼的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
11.6.1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连接
电气设备或金属部件对一个接地系统的连接称为接地。一个接地系统由大地、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流排、接地配线、接地点汇集线组成。
1.接地系统的组成
(1)地
接地系统中所指的地,即一般的土壤,不过它有导电的特性,并具有无限大的电容量,可以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土壤的导电特性用电阻或电阻率来衡量,其值主要取决于土壤类型,但土壤的类型不易明确规定。例如,黏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土壤。因此只能大概地叙述,黏土具有多少的电阻率,而且同一种普通类型的土壤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时,往往发现一处场所的电阻率不同于另一处。
(2)接地体或接地电极
为使电流入地扩散而采用的与土壤成电气接触的金属部件称之为接地体。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钢管壁厚:应不小于3.5mm;
角钢:应不小于50x50x5mm;
扁钢:应不小于40x4mm;
圆钢直径:应不小于8mm;
接地体之间的所有焊接点(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接地体应尽量避免埋设在污水排放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区段。当难以避开时,其接地截面应适当增大,镀层不宜小于l00um。也可选用石墨电极、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他新型材料。
接地体埋深(指接地体上端)一般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对于大地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当一般做法的联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难以满足要求时,可以采取斜向外延伸接地体、改良土壤、深埋电极以及外引等方式。接地系统中的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m的镀锌钢材、娃酸盐水泥(或其他低电阻率水泥)混凝土包封电极或石墨电极。
(3)接地引入线
把接地电极连接到地线盘(或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称为接地引入线。在室外与土地接触的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形成接地电极的一部分,不作为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宜采用40x4或50x5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不宜与暖气管同沟布放,且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
(4)接地总汇集线
①接地总汇集线可用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安装在地下室或底层,距离墙面(柱面)宜为50mm左右,汇集排安装在电力室。不同金属材料互连时,应防止电化腐蚀,接地线不得使用铝材。
②接地总汇集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值确定,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0mm2的铜排或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
③采用接地总汇集环的综合通信楼,总汇集环与均压网或环形接地体每相距5-10m相互作一次连接。
④根据通信机房布罝的潘要和大楼建筑情况,可在相应层或设备层内设置接地分汇集线。
(5)接地配线
把必须接地的各部分连接到地线排或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称之为接地配线。接地配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直流电源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直流供电回路允许电压降确定。
②各类设备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值确定。一般宜选用导线截Ift为35-95mm2(相互故障电流为25-350A)的多股铜导线。
[1] [2]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