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培训交换技术STP/RSTP/MSTP协议:生成树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网桥之间传递特殊的消息,使之能够据此来计算生成树。这种特殊的消息称为“配置消息(Configuration BPDU)”或者“配置BPDU”。
5.2.1 STP/RSTP/MSTP协议
生成树协议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消除桥接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回环;
对当前活动路径产生阻塞、断链等问题时提供冗余备份路径
生成树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网桥之间传递特殊的消息,使之能够据此来计算生成树。这种特殊的消息称为“配置消息(Configuration BPDU)”或者“配置BPDU”。通过BPDU信息的传送,首先在网络中选出根交换机(也称根桥),然后计算各路径的优劣,打开(处于forwaring状态)或者阻塞(discarding状态)相应的链路。
STP是一种二层管理协议,它通过有选择地阻塞网络冗余链路来达到消除网络二层环路的目的,同时具备链路备份的功能。STP掌管着端口的转发大权--“小树枝抖一抖,上层协议就得另谋生路”。
如下图,BPDU在各交换机之间传播。根据计算结果,交换机A被选为网络的根桥,交换机B和C之间、交换机B和D之间的链路被阻塞。最终,网络形成了以交换机A为根的一棵拓扑树,没有环路。假设交换机A和C之间链路断开,则原来处于阻塞状态B和C之间链路将变成forwarding,使的交换机C可以通过B到达根桥。
STP阻塞网络环路
STP:IEEE Std 802.1D-1998定义,不能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2倍的forward delay的时间延迟,网络才能收敛。
RSTP:IEEE Std 802.1w定义,在STP基础上做了三点改进,使收敛速度更快:1)引入了Alternate端口和backup端口角色;2)引入点对点链路概念;3)引入了边缘端口概念。RSTP可以快速收敛,却存在以下缺陷:局域网内所有网桥共享一棵生成树,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
MSTP:IEEE Std 802.1s定义,一种新型多实例化生成树协议。其精妙之处在于它把支持MSTP的交换机和不支持MSTP的交换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分别成为MST域和SST域。在MST域内部运行多实例的生成树,在MST域的边缘运行RSTP兼容的内部生成树。MSTP具有VLAN认知能力,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可以实现类似于RSTP的端口快速切换,可以捆绑多个VLAN到一个实例中以降低资源利用率。MSTP可以很好的向下兼容STP/RSTP协议。它允许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从而为冗余链路提供了更好的负载分担机制。
如下图,A是VLAN2的根桥,B是VLAN3的根桥。因此,B和C之间VLAN2 Access链路、A和D之间VLAN3 Access链路被阻塞掉。
MSTP根据VLAN进行阻塞链路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考试交换机相关协议和技术汇总
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