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专业传输与接入考试培训帧中继: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局域网高速互连业务。以X.25为代表的分组交换技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长途数据传输还有很高的差错率,为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分组协议采用了逐段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这使得分组交换网交换时延大,无法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例如X.25网典型的用户接入速率是64 kb/s。
1.帧中继
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局域网高速互连业务。以X.25为代表的分组交换技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长途数据传输还有很高的差错率,为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分组协议采用了逐段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这使得分组交换网交换时延大,无法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例如X.25网典型的用户接入速率是64 kb/s。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光纤和数字传输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数据传输的差错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终端的计算能力每18个月提高一倍,而成本却大大下降。为充分利用当代网络高速度、低差错和终端计算成本低的特点,帧中继技术被提出,其主要设计思想如下:
(1) 将原来由网络节点承担的非常耗时的逐段差错控制功能和流量控制功能删除,网络只进行差错的检测,发现差错就简单地丢弃分组,纠错工作和流量控制由终端来完成,使网络节点专注于高速的数据交换和传输,通过简化网络功能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
(2) 保留X.25中统计复用和面向连接的思想,但将虚电路的复用和交换从原来的第三层移至第二层来完成,通过减少协议的处理层数,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
(3) 呼叫控制分组和用户信息分组在各自独立的虚电路上传递。
经过这样的改进,帧中继的速率可以比传统的分组网提高一个数量级,典型接入速率可达2 Mb/s。目前帧中继主要用于LAN间的高速互连,VPN的组建,远程高品质视频、图像信息的传递,帧中继曾被认为是从窄带到宽带ISDN的首选过渡技术。
返回目录:
编辑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