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专业设备环境考试培训QPSK的调制原理:四相相位键控(QPSK)也称之为正交PSK,其调制及解调原理如图3-14所示。
3.3.2 QPSK的调制原理
四相相位键控(QPSK)也称之为正交PSK,其调制及解调原理如图3-14所示。从图(3-11)中可以看出:如果输入的二进制信息码流(假设+1V为逻辑1,-1V为逻辑0)串行进入比特分离器,产生2个码流以并行方式输出,分别被送入I(正交支路)通道及Q(同相支路)通道,又各自经过一个平衡调制器,与一个和参考振荡器同频的正交的载波(sinωct和cosωct)调制形成了四相相移键控信号即得到平衡调制器的输出信号后,经过一个带通滤波器,然后再进行信号叠加,可以得到已经调制的QPSK信号。
MPSK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实现调制。图3-15中给出QPSK的相位选择法调制器。在这种调制器中,载波发生器产生四种相位的载波,经逻辑选择电路,根据输入信息,每次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输出,然后经带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显然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载频较高的场合,此时,带通滤波器可以做得很简单。
另一种调制方法是脉冲插入法,如图3-16所示。频率为4倍载频的定时信号,经两级二分频输出。输入信息经串-并变换逻辑控制电路,产生π2 推动脉冲和π推动脉冲,在π2 推动脉冲作用下第一级二分频多分频一次,相当分频链输出提前π2 相位,在π推动脉冲作用下第二级二分频多分频一次,相当于提前π相位。因此可以用控制两种推动脉冲的办法得到不同相位的载波。显然,分频链输出也是矩形脉冲,需经带通滤波才能得到以正弦波作载频的QPSK信号。
为了解决载波相位模糊度问题,与BPSK时一样,对于M进制调相也可以采用相对调相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在将输入二进制信息串-并变换时,同时进行逻辑运算,将其编为多进制差分码,然后再用绝对调相的调制器实现调制。解调时,也同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和差分译码的方法 。
返回目录: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