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输与接入考试TCP/IP协议体系结构:TCP/IP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资助的ARPANet实验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项目主要目的就是要研究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性,但项目开始进展得并不顺利。
1.TCP/IP协议体系结构
TCP/IP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资助的ARPANet实验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项目主要目的就是要研究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性,但项目开始进展得并不顺利。直到1974年,V. Cerf与R. Kahn联手重写了TCP/IP协议,并最终成为了Internet的基础。
TCP/IP与OSI模型不同,并没有什么组织为TCP/IP协议族定义一个正式的分层模型,然而根据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TCP/IP可以被很自然地组织成相关联的五个独立层次,如图1.13所示。下面是各层的具体功能。
(1) 应用层:包含支持不同的用户应用的应用逻辑。每一种不同的应用层需要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独立模块来支持。
(2) 运输层: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对每一个应用,运输层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能到达目的地应用,并且保证数据按照其发送时的顺序到达。
(3) IP:该层执行在不同网络之间IP分组的转发和路由的选择。其中使用IP协议执行转发,使用RIP、OSPF、BGP等协议来发现和维护路由,人们习惯上将该层简称为IP层。
(4) 网络接入层:它负责一个端系统和它所在的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5) 物理层:定义数据传输设备与物理介质或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
可以说,Internet今天的成功主要归功于TCP/IP协议的简单性和开放性。从技术上看,TCP/IP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了异构网络之间应基于网络层实现互连的思想。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独立于任何物理网络的逻辑网络层的存在,使得上层应用与物理网络分离开来,网络层在解决互连问题时无需考虑应用问题,而应用层也无须考虑与计算机相连的具体物理网络是什么,从而使得网络的互连和扩展变得容易了。
返回目录:
编辑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