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设备环境考试视音频压缩编码: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所产生的数据速率相当大,例如,一分钟的双声道立体声,采样频率为11.025kHz,8bit量化,其数据速率达176.4kbit/s,存储容量需要1.323MB;而数宇化激光唱盘的Ct>DA红皮书标准是采用44.1kHz采样,16bit量化,双声道一分钟其存储容量达10.584MB。
2.1.3 视音频压缩编码
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所产生的数据速率相当大,例如,一分钟的双声道立体声,采样频率为11.025kHz,8bit量化,其数据速率达176.4kbit/s,存储容量需要1.323MB;而数宇化激光唱盘的Ct>DA红皮书标准是采用44.1kHz采样,16bit量化,双声道一分钟其存储容量达10.584MB。
视频信息数字化后数据撤更大,以分量编码的数字视频信号为例,其数据速率高达216Mbit/s.在此情况下,1小时的电视节目需要近80GB的存储容散,要远距离传送这样一路高速率的数字视频信号,通常要占用108-216MHz的信道带宽,显然这样大的数码率在现有的数字信道中传输或在现有的媒体上存储,其成本是十分昂贵的。因此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和在有限的信道容量下传输更多的信息,必须对视音频数据进行压缩。
1.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
在数据压缩技术中,Shannon所创立的信息论对数据压缩有着极其需要的指导意义,它一方面给出了数据压缩的理论极限;另一方面指明了数据压缩的技术途径。
由信息论可知,信源概率分布越均匀,其熵越大;反之,其熵越小。离散无记忆信源只要其概率分布不均匀就存在着信息的冗余,因而就存在着数据压缩的可能性。而信源压缩编码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在一定信源概率分布条件下,尽可能使编码平均码长接近于信源的熵,以减少冗余信息。
信源往往并不是无记忆的,其前后出现的信源符号常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信源符号间的相关性越大,冗余也越大,因此数据压缩的另一个基本途径则是去除信源中各信源符号间的相关性。
相关汇总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