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监测NGN必须对网络资源及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链路/带宽资源、流量流向、时延、抖动、丢包率等,超过阈值及时告警,以指导网络的扩容或者优化。因此,IP承载网有必要对链路带宽占有率及任何节点间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进行监测,同时统计任何TG-TG、TG-路由器、TG-Server、路由器-Server、路由器-路由器的流量,实现细致的网络监测。这是
监测
NGN必须对网络资源及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链路/带宽资源、流量流向、时延、抖动、丢包率等,超过阈值及时告警,以指导网络的扩容或者优化。因此,IP承载网有必要对链路带宽占有率及任何节点间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进行监测,同时统计任何TG-TG、TG-路由器、TG-Server、路由器-Server、路由器-路由器的流量,实现细致的网络监测。这是一个庞大的报表和分析系统,对电信业务的透彻理解是提供这个系统的基本要求。
控制
控制即指对IP资源的超量使用进行控制,ITU-T和TISPAN提出RACS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成熟商用尚待时日。目前采用的做法是通过IP承载网、TG、软交换等系统的配合进行CAC控制,软交换对超过IP承载网资源的呼叫进行限呼;同时,软交换可实时采集IP承载网时延、抖动、丢包率指标,如果IP承载网QoS劣化严重,软交换也将采取限呼措施。通过两级CAC保证话音“要通就通好、不通不收费”的基本需求。
通过规划、管理、监测、控制,保证IP承载网的服务质量和呼叫接续指标,实现IP承载网的可运营。
从3G/NGN到IMS(FMC)
IP承载网的可扩展性面临挑战
IP网络在Internet时代是C/S模式,在NGN/3G时代是P2P模式,到IMS/FMC时代,将变成P2P与C/S的混合模式,而且承载和控制进一步分离。在现有阶段,开展的业务种类依然较少,主要通过“DiffServ+大带宽”即可以保证QoS。未来将有上百万种的业务,资费各不相同、QoS要求不同,如何进行调度和控制?
IP网络最初为科学研究而设计,考虑商用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对可扩展性要求不高。然而,IP一旦用作电信业务的载体——IP承载网,可扩展性又有了新的理念。一个仅占几个Byte的短消息就使运营商赚了很多钱,那么在3G、NGN业务上,我们对可扩展性的需求又会有多少呢?这是一个变数,IP承载网必须具备可演进的解决方案,适应未来业务的弹性需求。
IP承载网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选择
随着业务运营的不断深入,IP承载网与业务系统的耦合度越来越高,必将对IP设备产生很多新的技术需求。根据麦肯锡的统计,如果一个新产品晚上市6个月,那么在生命周期中就损失掉33%的潜在毛利;反之,进入时间提前一个月,就会使利润提高12%。从这个意义上说,IP承载网建设不只是选设备、选供应商,更在于选择能够及时满足需求的战略合作伙伴。理解电信业务需求、创新力强、响应及时、保证运营商获取最低TCO,是对IP承载网战略合作伙伴的基本要求。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