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和千兆以太网技术的衔接[1]

交换技术与网络管控 责任编辑:wangqx 2009-03-05

摘要:组网主干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性能和将来的扩允和升级,应充分论证、十分慎重地进行选择。在前几年的网络建设中,不少单位选择了ATM作为组网的主干技术。而千兆以太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和快速以太网相比,提供了更高、更快的传输速度,且有更好的第三层交换能力,能管理更高的带宽和流量,其技术较ATM简单,而且价格合理

  组网主干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性能和将来的扩允和升级,应充分论证、十分慎重地进行选择。在前几年的网络建设中,不少单位选择了ATM作为组网的主干技术。而千兆以太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和快速以太网相比,提供了更高、更快的传输速度,且有更好的第三层交换能力,能管理更高的带宽和流量,其技术较ATM简单,而且价格合理。相应的千兆以太网标准已经出台,所以目前千兆以太网已是局域网发展的主要方向。许多单位在进行网络扩展和升级时,理所当然地选择千兆以太网作为主干技术。但是,为了保护投资,有效地利用原有网络设备,就涉及到ATM和千兆以太网两种组网技术的衔接问题,本文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就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一介绍。

  我们的校园网在一期工程建设中,主干采用了ATM技术,安装了一定数量的网络设备,主干交换机采用的是3COM的Corebilder 7000HD,目前这些设备工作正常。在二期工程建设中,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为了保护校园网一期工程的投资,原有的ATM与千兆以太网之间的衔接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千兆主干交换机选择Cisco的catalyst 6509,它是最适合一定规模的校园网作为主干的三层交换机,但它目前只能配置622M接口模块,需要在Corebilder 700HD上提供622M接口(需要重新购买),将两者的一端作为LES,另一端作为LEC,就可以实现两个系统间信息点处在同一子网,实现两种组网技术的衔接。

  2、采用支持155M接口的Cisco三层交换机,可选Catalyst 8540,由于8540端口密度较小(如千兆模块只有两个端口),其造价较高(根据我们系统需要配置,比Catalyst 6509价格贵5万美元)。

  3、一种折衷的方法就是牺牲管理上的方便,使不同系统(ATM与以太网)信息点处在不同子网内。两个系统之间通过一台Cisco的Catalyst 2824M(配置有千兆以太网模块和155M ATM光纤模块)进行连接,这样两个系统并行。

[1]  [2]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3
  • 7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