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价可能是推动许多承载网新产品部署的杀手锏。但是低价并不意味着运营商降低网络设备要求,相反要求更高,低价也不代表设备商自暴自弃,而是对市场的更长远打算。2010年是承载网升级和扩容最快的一年。在骨干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0G网络已经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在接入网,EPON仍旧保持了千万线的采购量,GPON也在中
低价可能是推动许多承载网新产品部署的杀手锏。但是低价并不意味着运营商降低网络设备要求,相反要求更高,低价也不代表设备商自暴自弃,而是对市场的更长远打算。
2010年是承载网升级和扩容最快的一年。在骨干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0G网络已经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在接入网,EPON仍旧保持了千万线的采购量,GPON也在中国联通的年度集采中首次大规模中标;在3G领域,中国移动完成了第二论PTN集采,3G数据承载网更进了一步。
低价为长线
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大规模采用新技术建设网络,并未增加额外成本投入,相反,40G、GPON、PTN等产品技术的报价比之前使用的4×10G、EPON、MSTP都要低。
要知道,在使用一项新技术产品前,运营商除了关注技术和产业成熟度外,考虑最多的就是新技术产品的成本。现在,至少从2010年的网络建设看来,成本疑虑已经不复存在。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有设备商激烈竞争的因素以外,还有新技术产品产业已经比较成熟,快速批量供货已经不是问题。
当然,这种“杀鸡取卵”过低价竞争,就连采购方运营商都认为是不足取的。像40G,辛苦十年推出的技术产品,最终却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卖出,不为盈利,设备商究竟要在市场中要得到什么?
众所周知,数据业务的飞速增长,增加了网络承载负荷,却未对应成比例增加运营商收入,也就是说,运营商的承载网还未完全摆脱业务管道这一角色。
3G的上马、全业务的实施以及三网融合的开展,一度让运营商看到了承载网摆脱纯管道的机遇,只不过,丰富的业务与丰厚利润实现,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那么,现阶段,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还是采取快速、低成本建设策略,为将来业务拓展铺路,这对于已掌握各级光网络产品的华为、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烽火通信等设备商来说,也只能先通过设备中标来为以后赢得更广阔市场埋下火种。
[1] [2]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