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TE需要L2层回传还是L3层回传网络PTN技术承载LTE,是否需要支持L3功能,目前尚无定论。中国移动研究院徐荣坦言:目前中国移动正在进行相关测试,但三层功能是在无线设备中实现,还是在下层传输设备中实现,仍在研究当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张海懿表示:面向LTE的承载,一些裁剪后的三层功能是锦上添花的功能。根据L
LTE需要L2层回传还是L3层回传网络
PTN技术承载LTE,是否需要支持L3功能,目前尚无定论。中国移动研究院徐荣坦言:目前中国移动正在进行相关测试,但三层功能是在无线设备中实现,还是在下层传输设备中实现,仍在研究当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张海懿表示:面向LTE的承载,一些裁剪后的三层功能是锦上添花的功能。
根据LTE无线设备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中国运营商的运维习惯,我们认为采用L2技术更适合用来实现LTE的回传。随着IP化的进程,eNB与S/P也会基于IP技术实现,其本身将越来越具有路由器的特性。当无线设备本身已经完成复杂的基于业务的QoS差分、业务寻路之后,其对回传网络的需求就只剩下高质量、高效率的回传等与传送网相关的要求。
从运维习惯的角度看,如果将回传网络定位为传送网络,无线网络则是回传网络的客户层。客户层往往已经在三层甚至以太网的二层将业务差分、QoS策略定义好,其并不希望传送网再次修改业务属性,无论是运维还是调度,原因在于实际上还是eNB与S/PGW在对最终的用户负责。采用L3以上与L2以下的独立组网与运维调度,GW完全可以与传送设备独立配置,非常符合目前运营商各专业的运维习惯。
从绿色节能减排和商务成本的角度看,通过实验室测试,基于二层技术的功耗是三层以上技术的50%到30%不等。在商务成本上,在2009年10月进行了首次PTN正式公开集采招标,按照不同的技术配置模型,PTN的价格已是IP路由器解决方案的1/2~1/5不等。
MPLS-TPOAM标准尚未确定
PTN标准化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最初PTN并没有严格限定采用何种标签转发技术区实现,早期的PBT、T-MPLS、MPLS均在研究、选择范畴之列。后来,根据各种技术形态的商用进展和技术走势,业界达成共识共同关注标准的MPLS-TP技术。MPLS-TP标准在技术发展路线上继承了TMPLS的构架和思想,但对于OAM和保护两个关键方面标准组内部仍有较大争议。OAM目前有两套解决方案:从以太网角度出发的G-Ach+Y.1731协议,以及原先TMPLS采用的G.8114协议。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