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2建设广电电信级以太网鉴于承载业务的不同,固网电信运营商由于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繁多,因此,整网架构以路由型城域网为主,出口及核心均采用路由器组网,整网划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功能划分明确,且在接入层就对普通公众用户及大客户进行区分及业务控制;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承载的业务及用户数量相对较少,因此
3.2 建设广电电信级以太网
鉴于承载业务的不同,固网电信运营商由于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繁多,因此,整网架构以路由型城域网为主,出口及核心均采用路由器组网,整网划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功能划分明确,且在接入层就对普通公众用户及大客户进行区分及业务控制;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承载的业务及用户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整网架构以交换型城域网为主,以交换机组网为主,层次简单,且对业务的控制及用户的管理功能在城域网核心层完成,而不在接入层。此外,广电运营商城域网的业务以视频为中心的多媒体业务流为主,故整网在链路及设备选择上更应该强调高性能、高带宽、低时延的数据转发。MEF定义的电信级以太网(CE)的5个基本特征是:标准化的业务、可扩展性、电信级OAM管理能力、严格的QoS和可靠性。这5个基本特征正好契合了广电三网融合NGB城域网的全业务承载需求,因此,广电的城域网特别适合采用以PTN为代表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来建设具有电信级业务能力保证的2层汇聚网络。
3.3 PTN为何会成为传输网的主流
(1)技术层面的分析
传统意义上,在物理媒介层(如光纤等)和来自客户的业务层之间存在的传送设备的功能结构是以固定的时隙交换,波长交换或者空分交换为基础的,现有的设备形态(如PDH,SDH/SONET,OTN,ROADM)均是如此。采用固定式交换的基本前提是业务是基于PSTN时代的64kbit/s基本单元,在现在分组化盛行的时代,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由此导致技术上倾向于采用分组交换的交换/转发内核,同时依然符合ITU-T G.805传送网设备功能结构的一般要求,即PTN设备。PTN设备的接口速率除了传统的2M,155M,主要是千兆以太和万兆以太,因此可以明显降低每Mbit的传送成本,并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端口密度,设备容量体积比大大增加,而耗电量明显降低。
(2)网络运营的分析
现在运营商运维的网络主要以技术类型划分,如数据网,电信传输网,ATM网等,从广义上讲,每种类型都能承担一些特定类型业务的传送任务,但是因为每一种网络类型都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和运维办法,分割了运营商有限的人力和资金。若开通某些业务如果需要跨过不同的网络,因为网络层次很多,维护甚至业务开通都会成为麻烦的问题,因此不可能把每种网络都建好管好,但彼时如果只建一种网络就会失去提供某些应用的可能,落后于竞争对手。PTN网络提供了一个性能最好,兼容以太,ATM,SDH,PDH,PPP/HDLC,帧中继各种技术的统一的传送平台,消除了网络建设类型的多样性,代之以接口类型的多样性,原有的网络设备,如ATM交换机,以太交换机,PDH光端机,可以通过PTN网络互联在一起,也可以被PTN的ATM接口,以太接口,PDH接口直接替换。
PTN技术的妙处在于完美地结合了数据技术与传输技术,来自数据方面的大容量分组交换/标签交换技术,QoS技术,来自传送的OAM管理,50ms保护和同步,可以使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设施获得最大的技术优势,增强未来快速部署新应用的灵活性和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网络,保护运营商的已有资产。因此,尽管MEF的电信级以太网定义仅从业务特征方面给出了全业务城域网的功能特征,从技术实现上看MSTP,PTN等都可以是电信级以太网的具体实现,但是从面向电信级融合IP业务承载的演进趋势分析,PTN是未来全业务城域网发展的必然选择。传送网从上世纪80年代SDH产生以来,其核心技术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发生如此大的改变。PTN技术完整地保持了传送网技术的核心精神,毫无疑问,PTN作为SDH传送网的继承者,在网络基础服务中将发挥基石作用。
4 采用PTN建设广电城域电信级以太网
4.1 PTN网络特点
PTN是业界经过多年的讨论后逐步得到认可的下一代传送平台。PTN是一个面向分组的、支持传送平台基础特性的网络解决方案。PTN不但要实现基于分组的节点交换,灵活的广播/组播,灵活QoS控制,GE/10GE的线路接口,还要能够实现端到端的通道管理、端到端的OAM操作维护、传输线路的保护倒换、网络平台的同步和定时,以及对TDM业务的Native处理。面向下一代多业务全IP的PTN网络的特点包括:继承传送网理念,保护主要是基于设备冗余设计(1+1电源、主控、交换、板卡硬件、东西向分离)和环形拓朴保护;保护倒换基于OAM,可以实现50ms内;业务面向连接,由网管预先配置,可以保证业务的时延和抖动,保护不引起网络震荡,业务故障可以快速判断和处理(指定路由,OAM);业务带宽可预配置和预留,具有带宽控制功能,支持严格的CIR+EIR及QoS处理;支持同步网络,时钟传递;支持TDM和ATM多业务;支持网管系统管理与业务配置等。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