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决定一个通信工程师的合格标准

交换技术与网络管控 责任编辑:liyn008 2012-02-20

摘要:1.智能电网的网络技术架构一个合格的通信工程师,首先要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然后要对智能电网的网络技术体系进行梳理。智能电网是复杂系统的互联,这也决定了其网络支撑平台是多种网络技术的集成,在网络结构上具有复杂性,在网络技术上具有多样性,在安全管理、端到端的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挑战性。智能电网的不同域

1.智能电网的网络技术架构

一个合格的通信工程师,首先要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然后要对智能电网的网络技术体系进行梳理。智能电网是复杂系统的互联,这也决定了其网络支撑平台是多种网络技术的集成,在网络结构上具有复杂性,在网络技术上具有多样性,在安全管理、端到端的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挑战性。智能电网的不同域因为业务需求的不同,对底层网络通信的要求也有不同,因此,迫切需要从智能电网不同领域的网络与通信需求出发,对各种网络技术进行分析和定位。

2.智能电网的框架与概念参考模型

相信很多通信工程师都知道,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的发展路线,强调各个领域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因此,智能电网的框架中各个关键领域的沟通,必然是由网络通信为桥梁实现的。2009年9月,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关于智能电网互操作标准的框架与路线图,明确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8个优先发展领域:广域网状态可感知、需求响应、电能存储、电力交通、网络安全、网络通信、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和配网管理[1].其中,有三个领域与网络技术直接相关。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为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取的措施,是保护和管理智能电网中的电能、信息和通信设施必须的。网络通信 (NetworkCommunication):要求针对智能电网各个关键领域的应用和操作器的网络通信需求,实施和维护合适的安全和访问控制手段。该领域覆盖电力专网和公共网络。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 (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能够提供双向通信,既能为多个功能系统所使用,也能使授权的第三方与用户设备和系统交换信息,AMI系统能为用户提供透明的实时电价感知功能,也能帮助供电方实现必要的减负目标。为了有助于智能电网的规划,最终建立一个能够互操作的网络集合,NIST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参考模型,将智能电网划分为7个领域,这7个领域是:用户、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的运行和操作者、供电、运行、输电和配电。其中,供电部门为终端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用户不仅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用户,也能够参与发电、输电和管理电能的使用,主要分为三类: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大容量发电单位既能发电也可储电。这7个领域覆盖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每个领域和子领域中的执行单元(软件、硬件设备和系统)通常需要通过网络与其他域的执行单元进行交互。因此,网络平台在智能电网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它用于连通智能电网各个领域。1为智能电网的概念图参考图,该图只是一个概念参考模型,并不是实际的系统结构图,因此,虽然图中网络 连接的7个域跨越不同的安全区,但并没有指明网络隔离元素。

3.建设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Smart Grid,SG)要求健壮的网络通信支撑平台,分布式状态可感知能力、先进的电表计量基础设施(AMI)以及实时的需求响应等功能,这些都对现有的网络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通信工程师来说是一个考验。智能电网的网络通信平台为电力行业的生产运行、输电、配电、市场业务等多个领域提供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构成的复杂 性,智能电网的网络支撑体系将是一个融合了多种网络技术的综合平台,有多种网络成分构成,既需要骨干网,又需要接入网和多种驻地网,既依赖于企业专网,也离不开公共的因特网,在技术上,将融合成熟的TCP/IP、MPLS、工业以太网和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涉及多种网络协议。因此,有必要对智能电网的网络通信架构进行研究,明确不同应用领域的关键网络技术。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3
  • 8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