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配电自动化实施进程的深入,要进入配电自动化的高级阶段,对配电网络的调度、生产、运行、维护进行全过程的计算机智能管理,就必须依靠通信手段实时地收集网络运行情况和设备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高级人工智能软件的实用化。因此,在任何一个供电企业中,制定切实可行的配电自动化通信规划都是不容忽视的。配电线路
随着配电自动化实施进程的深入,要进入配电自动化的高级阶段,对配电网络的调度、生产、运行、维护进行全过程的计算机智能管理,就必须依靠通信手段实时地收集网络运行情况和设备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高级人工智能软件的实用化。因此,在任何一个供电企业中,制定切实可行的配电自动化通信规划都是不容忽视的。
配电线路,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由于大多数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配电网络整体上具有不确定的拓扑结构,装载容量几乎每天都在变化,设备异动频度比输变电高出几个数量级。
配电自动化在世界发达中开始较早,发展也较快,经历了从各种单项自动化林立,号称为“多岛自动化”的配电系统,向开放式、一体化和集成化的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目前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从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供电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缩短停电时间和减少停电面积等方面,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DAS)的设计
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一个面广量大、投资巨大的工程,各地必须分期投入、分期实施,且必须适应配电网的特点,因此要求DAS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支持以后的继续开发。
(2)系统必须具有先进性,系统设计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以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3)系统必须高度模块化,用户有选择的余地,可选急需的模块。
(4)系统必须设计标准化,尽可能采用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兼容性。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