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体系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按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为二层结构,即:第一层:主站。主要负责城区配网设备的运行监控和配电运行管理。通过外设的工作站用来实现基地所管辖范围内配网设备的运行监视与控制。第二层:配电终端。城区配网自动化工程中的故障定位解决措施。通过安装在各配电室(电缆小室)的终端装
二、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体系
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按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为二层结构,即:
第一层:主站。主要负责城区配网设备的运行监控和配电运行管理。通过外设的工作站用来实现基地所管辖范围内配网设备的运行监视与控制。
第二层:配电终端。城区配网自动化工程中的故障定位解决措施。通过安装在各配电室(电缆小室)的终端装置判别故障区段(或通过电缆故障指示器发出电缆故障信号,此信号经过终端装置采集后),通过光纤(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到基地站和主站的运行值班人员。各电缆分界小室、环网柜等的终端配置功能上要为下一步故障隔离与供电恢复预留控制功能。对于开闭站全部按照遥信、遥测、遥控三遥考虑。对于配电室、电缆分界室按照遥信、遥测两遥考虑。高压用户电源侧实现开关信号(或电压信号)采集。配网设备运行监视。通过大量安装在配网设备现场的终端设备,将配网设备运行的中低压开关位置信号、保护信号、负荷、母线电压、低压无功补偿等简要信息采集后,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传送到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站。
三、配电自动化通讯系统
城区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以光纤为主。根据配电自动化的体系结构,通信系统主要结合采用三种结构形式:点对点结构、星形结构及环形结构。主要由下列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为配电自动化主站至分控中心之间,通信上为点对点或环形连接。第二层次是配电自动化分控中心与设备层FTu光纤环网之间,通信上采用星形或环形。分控中心与设备层FrU之间可以采用问答式的数据传输规约进行数据通信,也可直接通过网络方式以TcP,qP协议进行通信,通信带宽为10M以上,则通过FrU加装光卡予以实现。第三层次为设备层VrU之间的连接及FXU与配变采集装置TTu之间的通信连接。Fru与分控中心的通信方式应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指标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F1u支持功能、系统实时性要求、投入资金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