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节约交联电缆的制造成本[2]

交换技术与网络管控 责任编辑:shutao 2012-04-05

摘要:2.2模芯为圆型、模套为扇形,半挤管式经多次调偏处理,绝缘线芯周边厚度基本均匀,外观基本呈现扇形,但由于挤管式模具的压力较小,在挤出时胶料与导体不能很好结合,造成胶料下垂;对机头进行抽真空,胶料下垂现象消失,但在扇形面上有起筋现象。分析起筋原因认为是模口处的流道压力不均匀,在扇形周边两直边与圆弧边存在较大的压差,导

 

2.2模芯为圆型、模套为扇形,半挤管式

经多次调偏处理,绝缘线芯周边厚度基本均匀,外观基本呈现扇形,但由于挤管式模具的压力较小,在挤出时胶料与导体不能很好结合,造成胶料下垂;对机头进行抽真空,胶料下垂现象消失,但在扇形面上有起筋现象。分析起筋原因认为是模口处的流道压力不均匀,在扇形周边两直边与圆弧边存在较大的压差,导致厚度较难控制。

2.3模芯和模套都为圆形,挤管式

机头模口处仍用抽真空处理,对绝缘调偏后,绝缘层的扇形截面基本成型,扇形周边厚度基本均匀。但绝缘线芯经交联管交联并冷却后,发现扇形的绝缘层又出现两翼处薄、两直边厚的情形。经分析认为:挤包在扇形导体上的聚乙烯层在进入交联管中,但交联固化尚未形成之前,有相当一段时间仍处于熔融状态,因此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扇形周边的厚度发生变化。

2.4模芯为圆形、模套为椭圆,挤管式

该套模具是有意加大了扇形两个边角处的绝缘挤出厚度。经挤出、交联并冷却后,扇形周边厚度基本均匀,但圆弧边的厚度略薄于两直边。为使最薄点满足国标要求,只得加大了整体的挤出厚度。

3 试制结果

经反复试制比较,采用了最后设计的模芯为圆形、模套为椭圆的挤管式模具,挤出了一批YJV22-8.7/10kV3×240mm的绝缘线芯,经成缆等多道工艺制成电缆并通过性能试验,已交付用户使用。

4 成本对比分析

以YJV228.7/lokV3×240mm交联电缆为例,对10kV交联电缆用扇形导体与圆形导体进行对比分析,每公里扇形导体的交联电缆所节约的材料成本为836元。若10kV三芯交联电缆每年按500km计算,则每年可节约人民币41.8万元。

5 结束语

经测量,绝缘线芯成缆后缆芯的外径有所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虽然绝缘层的扇形形状相对较好,但仍在圆弧边处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导致成缆后缆芯的外径偏大,不够理想。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对模具及流道进行改进,最大限度地使包覆在扇形导体上的绝缘厚度接近理想状态,以获得最小的成缆和成品外径。大幅度的降低成本。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

[1]  [2]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4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