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什么叫顿悟

心理学考研 责任编辑:谭瑶 2021-03-11

唐老师

考研计划定制

加我微信
距离2025心理学考研考试,还有
  • 1
  • 3
  • 8

顿悟的研究始见于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他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顿悟说",并且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发展至今,对顿悟问题的研究颇丰,但是对于顿悟的看法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目前关于顿悟的含义最为人接受的还是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定义∶顿悟主要是指通过观察,对情景的全局或者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顿悟现象主要有六个特点∶

(1)在问题解决之前,常有一个困惑或者沉静的时期,在该阶段中解决者表现为迟疑不决,并伴有长时间的停顿,这也可以视为问题解决的"潜伏期"

(2)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渡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而且这种突然出现的可能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是解决方案即将出现的意识闪现。

(3)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的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 ,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体,很少有错误的行为。

(4)顿悟依赖于情境,当解决方法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境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察觉时,就容易出现顿悟。

(5)顿悟与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都有联系,由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

(6)顿悟的关键加工机制是类比迁移,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中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心理学考研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备考必读

大数据智能择校,海量院校,一键查询

一对一免费咨询,获取个性化建议,精准解决择校难题

距离考试还有
  • 1
  • 3
  • 8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