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分析师考试教材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系统分析师考试系统分析师培训3.1.3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1.总体规划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是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系统是其所在企业的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必须服务于企业,服从企业的整体目标和管理决策活动的需要。总体规划的作用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3.1.3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
1.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是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系统是其所在企业的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必须服务于企业,服从企业的整体目标和管理决策活动的需要。
总体规划的作用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指明组织中建立信息系统的范围和目标;
·指导信息系统开发;
·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规划过程找出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投资多、耗时长的一项社会工程,规划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如果考虑不周,会使企业的运作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
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它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范围和目标;信息系统开发的约束条件;
组织及其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信息系统建设计划;相关的信息技术发展预测等。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阶段再根据这个逻辑模型进行物理方案的设计。
系统分析阶段以管理分析为前提,规划未来「信息系统框架,是组织发展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点,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结合点。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者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及数据流程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新系统方案等。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则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一套与改进后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手段相适应的新的信息
系统,为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调试提供依据。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
内容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设计、安全控制点设计等。系统设计的结果是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文件,这些文件是物理地实现一个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文字的设计方案转换成实际的可执行的软件系统。系统实施作为系统的物理实现阶段,对于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性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系统实施工作必须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完成之后,严格按照系统开发文档进行。系统开发者只
有通过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文档,对系统目标、系统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有全面的了解,才可能进行系统的实施工作。还应该注意到系统开发人员不仅要了解本人所承担的部分,还要了解系统总体结构、彼此接口、数据交换等相互联系的内容,以保证在系统实施工作中局部分散的实施与系统整体一致。
5.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
信息系统在实施阶段结束之后,就进入到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寿命短则4一5年,长则10年以上,但是只要系统正式运行,系统的维护工作就将伴随着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维护工作主要是对应用系统、数据、代码,以及硬件和网络设备进行维护。针对软件维护的不同性质,系统维护可以划分成4种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统计结果表明一般纠错性维护(诊断,修正系统中遗留的错误)占21%,适应性维护(使系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占25%,完善性维护(扩充原系统,提高性能等)占50%,而预防性维护仅占4%.可见,完善性维护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工作。
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对系统应用的不断深人和应用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系统进行评价。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满足用户要求和系统的各种资源利用效率,提出系统改进和发展方向。系统的评价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即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具体地说,就是对系统运行效率、系统运行及维护的费用、系统可靠性、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内信息反馈情况和系统运行平台等进行评价。
章节目录:系分教程第3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返回全书目录:2013年系统分析师章节辅导教程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