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开发策略。 数据流程图DFD: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DFD的基本成分有,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它们各有特定的图形表示。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历年真题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课程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视频课程
2016年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详解: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开发策略。
数据流程图DFD: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DFD的基本成分有,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它们各有特定的图形表示。
分层数据流图的画法:
1)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称为顶层图
2)画系统的内部,将顶层图的加工分解成若干个加工,并用数据流连接;--称为0层图
确定加工的方法:在数据流的组成或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应画一个加工;也可根据系统功能确定加工。
确定数据流方法:用户把若干个数据看作一个单位来处理时,可把这些数据看成是一个数据流。
3)画加工的内部;
4)重复第3步的分解过程至所有的加工都足够简单。
对图和加工进行编号:顶图不必编号;
0层图只有一张,图中的加工号可以是0.1,0.2,...或是1,2,..
子图号就是父图中被分解的加工号
子图中的加工号同样由图号、圆点和序号组成
注意分析教材513页的实例:某考务处理系统有如下功能:对考生送来的报名单进行检查;
对合格的报名单进行检查;
对阅卷站送来的成绩清单进行检查,并根据考试中心指定的合格标准审定合格者;
制作考生通知单送给考生;
生成各种报表。
画图中应注意的问题:适当地为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及外部实体命名;
画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
一个加工的输出数据流不应与输入数据流同名;
允许一个加工有多条数据流流向另一个加工,也允许一个加工有两个相同的输出数据流流向两个不同的加工;
保持父图与子图平衡;
在自顶而下的分析过程中,如果一个数据存储首次出现时只与一个加工有关,那么可以把它作为内部文件而不必画出
保持数据守恒,即一个加工的输出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直接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获得或产生;
每个加工都必须有输入、输出数据流;
在整套数据流图中,每个数据存储都必须有读的数据流和写的数据流。
数据词典DD:就是为数据流图中的每个数据流、文件、加工,以及更细节的数据项做出说明。其中对加工的说明称为“小说明”或“加工逻辑说明”。常用的加工逻辑说明方法有3种: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结构化语言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有严格的语法,而内层语法灵活,接近于自然语言。
相关推荐: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培训视频教程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考前串讲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