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念结构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用户信息加以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信息模型,并依照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把它们转换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再依照软硬件环境,最终实现数据的合理存储。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建模”。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历年真题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课程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视频课程
2016年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知识点详解: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用户信息加以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信息模型,并依照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把它们转换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再依照软硬件环境,最终实现数据的合理存储。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建模”。
数据建模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策略有4种:自顶而下、自底而上、逐步扩张、混合策略。
概念结构设计最常用的方法是1976年由一位华人学者提出的E-R方法。将现实世界的信息结构统一由实体、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来描述。
使用E-R方法时,需要对现实事物抽象并以E-R图的形式描述出来,有3种抽象的方法:
分类,将现实世界中具有共同特征和行为的事物定义为一种类型。个体与类型关系是ismemberof
聚集,定义某一类型所具有的属性。各个属性是所属类型的一个成分,ispartof
概括,由一种已知类型定义新的类型。已知类称为超类,新定义类称为子类,关系为issubsetof
用E-R方法建立概念模型
步骤:选择局部应用;逐一设计分E-R图;E-R图合并。
注意属性与实体的区别:属性不可再分;属性不能与其它实体发生联系。
分E-R图的合并方法就是将具有相同实体的两个或多个E-R图合而为一。合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冲突有: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
对合并后的E-R进行优化的方法有3个:
1)实体类型的合并,凡具有1:1或1:n联系的实体都可以合并,减少实体个数;
2)冗余属性的消除;
3)冗余联系的消除,合并后的E-R图中可能会出现实体联系的环状结构,消除直接联系,保留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培训视频教程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考前串讲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