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精讲之硬件的管理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西瓜 2016-04-28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配置是在技术文档中说明并最终组成软件产品的功能和物理属性。包含了即将受控的所用产品特性,内容及相关文档、软件版本、变更文档、硬件运行的支持数据,以及其他一切保证硬件一致性的组成要素。硬件配置管理包括了对各CI进行标示并对他们进行配置的修改和控制的过程。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CI或一组CI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培训视频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在线辅导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网络课堂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距离软考还有23天了,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日常应用、相关资源、运营成本、安全等进行监控、管理与评估,并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能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并对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估。希赛软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相关教程精讲知识,供大家参考。

硬件管理的范围
 1、COBIT中定义的IT资源:
 (1)数据。最广泛意义上的对象(外部和内部的)、结构即非结构化的、图像、各类数据;
 (2)应用系统。人工处理以及计算机程序的总和;
 (3)技术。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
 (4)设备。包括所拥有的支持信息系统的所用资源。
 (5)人员。包括员工技能,意识,以及计划、组织、获取、交付、支持、和监控信息系统及服务的能力。
 硬件配置管理
 2、配置是在技术文档中说明并最终组成软件产品的功能和物理属性。包含了即将受控的所用产品特性,内容及相关文档、软件版本、变更文档、硬件运行的支持数据,以及其他一切保证硬件一致性的组成要素。
 3、硬件配置管理包括了对各CI进行标示并对他们进行配置的修改和控制的过程。
 4、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CI或一组CI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
 5、简述基线管理的过程。
 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知识点,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对其的修改严格按照变更控制要求的过程进行,上一个基线加上增加和修改的基线内容形成下一个基线。
 6、基线具有哪些属性?
 (1)通过正式的评审过程建立,存在于基线库中,变更接受更高权限控制,是进一步开发和修改的基准和出发点。
 (2)第一个基线包含了通过评审的软件需求(需求基线),建立“需求基线”,受控的系统需求称为进一步软件开发的出发点,对需求的变更被正式初始化、评估。受控的需求还是对软件进行功能评审的基础。

点击返回目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精讲汇总

 相关推荐: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串讲视频

       2016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教材推荐

       2015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试题分析与解答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