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电磁泄露和干扰

信息安全工程师 责任编辑:长颈鹿 2016-07-18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官方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电磁泄露和干扰,供大家参考学习。

    >>>>>信息安全工程师在线辅导 

   

      >>>>>信息安全工程师培训视频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电磁泄露和干扰,供大家参考学习。

      电磁泄漏也是网络系统隐形杀手

      防止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电磁泄漏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简要介绍了电磁信息泄漏的防护技术与防护方法,从主板、电源、对外信号接口、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电缆以及其它外设的低辐射设计、整机的屏蔽设计等方面对防泄漏计算机进行了重点描述。

      电磁泄漏也会泄露机密

      计算机系统在工作时,系统的显示屏、机壳缝隙、键盘、连接电缆和接口等处会发生信息的电磁泄漏,泄漏方式为线路传导发射和空间辐射,泄漏强度取决于系统的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工作特性。

      利用计算机设备的电磁泄漏窃取机密信息是国内外情报机关截获信息的重要途径,因为用高灵敏度的仪器截获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中泄漏的信息,比用其他方法获得情报要准确、可靠、及时、连续得多,而且隐蔽性好,不易被对方察觉。截获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军事、政治、经济情报等。计算机设备的电磁泄漏,不仅会造成信息的泄漏,而且直接危及密码和密钥的安全。这一问题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因此防电磁泄漏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理论计算和分析表明,影响计算机电磁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功率和频率;与辐射源的距离;屏蔽状况[2].当第二项影响因素即距离因素无法改变时,只有对计算机的泄漏特性及屏蔽状况做出改进以适应防电磁信息泄漏的要求。

      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EMI通常由电磁辐射发生源如马达和机器产生。电磁干扰是人们早就发现的电磁现象,它几乎和电磁效应的现象同时被发现,1981年英国科学家发表“论干扰”的文章,标志着研究干扰问题的开始。1989年英国邮电部门研究了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使干扰问题的研究开始走向工程化和产业化。

      自从电子系统降噪技术在7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主要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0年和欧盟在1992提出了对商业数码产品的有关规章,这些规章要求各个公司确保它们的产品符合严格的磁化系数和发射准则。符合这些规章的产品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干扰种类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谓“干扰”,电磁兼容指设备受到干扰后性能降低以及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源这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雷电使收音机产生杂音,摩托车在附近行驶后电视画面出现雪花,拿起电话后听到无线电声音等,这些可以简称其为与“BC I”“TV I”“Tel I”,这些缩写中都有相同的“I”(干扰)(BC:广播)

      那么EMI标准和EMI检测是EMI的哪部分呢?理所当然是第二层含义,即干扰源,也包括受到干扰之前的电磁能量。

      其次是“电磁”。电荷如果静止,称为静电。当不同的电位向一致移动时,便发生了静电放电,产生电流,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如果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持续不断变化就产生了电磁波。

      电以各种状态存在,我们把这些所有状态统称为电磁。所以EMI标准和EMI检测是确定所处理的电的状态,决定如何检测,如何评价。


    返回目录: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系统安全汇总(一)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