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其他恶意代码

信息安全工程师 责任编辑:长颈鹿 2016-07-21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官方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其他恶意代码,供大家参考学习。

    >>>>>信息安全工程师在线辅导 

   

      >>>>>信息安全工程师培训视频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其他恶意代码,供大家参考学习。

      著名的恶意代码

      1995年,首次发现宏病毒:这个让人特别厌恶和紧张的病毒使用Microsoft Word的宏语言实现,感染文档文件。这类技术很快便波及其他程序中的其他宏语言。

      2001年,Code Red蠕虫:7月,这个蠕虫通过Microsoft的IIS网络服务器产品的缓存溢出进行传播。

      2001年,Nimda蠕虫:“9.11”恐怖袭击后仅一周,出现了这个极端致命的蠕虫。它有许多种感染Windows计算机的方法,包括Web服务器缓存溢出、Web浏览器开发、Outlook电子邮件攻击和文件共享等。

      2003年,SQL Slammer蠕虫

      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恶意代码技术出现后,采用新技术的恶意代码会迅速发展,接着反恶意代码技术的发展会抑制其流传。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时,恶意代码也会调整为新的方式,产生新的攻击技术。

      迄今,常见的病毒机包括VCS、GenVir、VCL(Virus Greation Laboratory,病毒制造实验室)、PS-MPC(Phalcon-Skism Mass-Produced Code Generator)、NGVCK(Next Generation Virus Creation Kit,下一代病毒机)和VBS蠕虫孵化器等。

      黑客的入侵、计算机病毒的制造及传播、秘密情报或者军事机密的泄露,网络资源遭到破坏、攻击并导致信息系统瘫痪等现象层出不穷。


    返回目录: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系统安全汇总(二)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