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官方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隐私保护,供大家参考学习。
>>>>>信息安全工程师培训视频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隐私保护,供大家参考学习。
在研究物联网隐私保护问题之前,首先讨论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简单地说,隐私保护就是使个人或集体等实体不愿意被外人知道的信息得到应有的保护。隐私包含的范围很广,对于个人来说,一类重要的隐私是个人的身份信息,即利用该信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连接查询追溯到某个人;对于集体来说,隐私一般是指代表一个团体各种行为的敏感信息。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与隐私保护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信息安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信息安全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而隐私保护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看系统是否提供了隐私信息的匿名性。通常来讲,隐私保护是信息安全问题的一种,可以把隐私保护看成是数据机密性问题的具体体现。例如,如果数据中包含了隐私信息,则数据机密性的破坏将造成隐私信息的泄露。本文将重点讨论跟隐私保护相关的问题,因此对于一些与信息安全交叉的问题,如数据机密性的问题,本文将不作讨论。
隐私保护方法的性能评估
通常可以从隐私性、数据准确性、延时和能量消耗这几个方面对隐私保护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
a)隐私性是指隐私保护方法对隐私信息的保护程度。
b)数据准确性是指使用了隐私保护方法后,所能获得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数据挖掘中,为了保护隐私信息,有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随机化或匿名化处理后再进行挖掘,这种情况下的数据挖掘结果与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挖掘的结果相比将有所差别,即挖掘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c)延时是指实现隐私保护方法时产生的延时,包括计算延时和通信延时。d)能量消耗是指实现隐私保护方法时产生的额外能量消耗,包括数据处理和传输过程中消耗的资源。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