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官方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供大家参考学习。
>>>>>信息安全工程师培训视频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教材《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及考试大纲于7月1日出版,希赛小编整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学习笔记之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供大家参考学习。
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在进行信息系统备案后,都应当选择测评机构进行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测评机构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等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检测评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是否达到相应等级基本要求的过程,是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重要环节。
在信息系统建设、整改时,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通过等级测评进行现状分析,确定系统的安全保护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的整改安全需求。
在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定期委托测评机构开展等级测评,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安全测试,对信息安全管控能力进行考察和评价,从而判定信息系统是否具备GB/T 22239-2008中相应等级安全保护能力。而且,等级测评报告是信息系统开展整改加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信息系统备案的重要附件材料。等级测评结论为信息系统未达到相应等级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等级测评报告,
制定方案进行整改,尽快达到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等级测评执行主体
可以为三级及以上等级信息系统实施等级测评的等级测评执行主体应具备如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港澳台地区除外);由中国公民投资、中国法人投资或者投资的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地区除外);从事相关检测评估工作两年以上,无违法记录;
工作人员仅限于中国公民;法人及主要业务、技术人员无犯罪记录;使用的技术装备、设施应当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对信息安全产品的要求;具有完备的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威胁。(摘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
等级测评执行主体应履行如下义务: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供安全、客观、公正的检测评估服务,保证测评的质量和效果;保守在测评活动中知悉的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防范测评风险;对测评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与其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规定应当履行的安全保密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负责检查落实。
等级测评风险
等级测评实施过程中,被测系统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1、验证测试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在现场测评时,需要对设备和系统进行一定的验证测试工作,部分测试内容需要上机查看一些信息,这就可能对系统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2、工具测试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在现场测评时,会使用一些技术测试工具进行漏洞扫描测试、性能测试甚至抗渗透能力测试。测试可能会对系统的负载造成一定的影响,漏洞扫描测试和渗透测试可能对服务器和网络通讯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伤害。
3、敏感信息泄漏
泄漏被测系统状态信息,如网络拓扑、IP地址、业务流程、安全机制、安全隐患和有关文档信息。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