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已经结束,2016年下半年开始将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已经结束,2016年下半年开始将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的应用系统开始采用分层架构,从最早的单机应用,发展到C/S架构,然后是三层C/S架构和基于浏览器的三层B/S架构,到现在的多层分布式系统架构。在这种多层分布式的系统架构中,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都是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并有大量信息和数据进行传递。对每个应用系统而言,在设计和开发时不仅要关心业务逻辑,还必须要处理分布环境中复杂的通信和异构系统问题,而目前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还不能满足多样的应用要求。为此,出现了中间件,它是处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使设计者集中设计与应用有关的部分,大大简化了设计和维护工作。
1.中间件的功能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具体来说,中间件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负责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和通信,以及客户机与应用层之间的高效率通信机制。
(2)提供应用层不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机制,以及应用层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和控制机制。
(3)提供一个多层架构的应用开发和运行的平台,以及一个应用开发框架,支持模块化的应用开发。
(4)屏蔽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的差异。
(5)提供应用的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安全机制与管理功能,以及交易管理机制,保证交易的一致性。
(6)提供一组通用的服务去执行不同的功能,避免重复的工作和使应用之间可以协作。
2.中间件的分类
中间件的范围十分广泛,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涌现出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中间件产品。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对中间件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
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底层中间件、通用型中间件和集成型中间件三个大的层次。底层中间件的主流技术主要有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公共语言运行库)、ACE(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自适配通信环境)等;通用型中间件也称为平台,其主流技术主要有RPC、ORB、MOM(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等;集成型中间件的主流技术主要有WorkFlow(工作流)、EAI等。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在1998年对中间件进行了分类,把中间件分为终端仿真/屏幕转换中间件、数据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和对象中间件六大类。但是,如今所保留下来的只有消息中间件和交易中间件,其他的类型已经被逐步融合到其他产品中,在市场上已经没有单独的产品形态出现。
3.中间件的应用
中间件提供了应用系统基本的运行环境,也为应用系统提供了更多的高级服务功能。例如,名字服务、事件服务、通告服务、日志服务等。在这些服务之上,还需要考虑不同行业的需求、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间件技术应用层次如图3-7所示。
图3-7中间件技术应用层次图
中间件技术在企业应用集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从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技术的中间件产品进行应用集成。正如图3-8所示,可以从传输、消息、构件、过程等各个层面分别加以集成。
图3-8不同层次的集成示意图
从图3-8中还可以看出,为了完成不同层次的集成,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产品。例如,为了完成系统底层传输层的集成,可以采用CORBA技术;为了完成不同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采用消息中间件产品;为了完成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的集成,可以采用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ava2平台企业版)中间件产品。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