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大家已经开始备考了吗?希赛软考学院特别为大家整理了网络管理员教程知识点精讲,助大家备考一臂之力,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2016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大家已经开始备考了吗?希赛软考网特别为大家整理了网络管理员教程知识点精讲,助大家备考一臂之力,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以太网简介
今天我们知道的以太网(Ethernet)是Xerox公司在1972年开创的。在1972年秋,一位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Bob Metcaife来到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计算机实验室工作,Metcaife的第一件工作是把Xerox ALTO计算机连到ARPANet上(ARPANet是现在的Internet的前身)。在访问ARPANet的过程中,他偶然发现了ALOHA系统(这是一个源于夏威夷大学的地面无线电广播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共享数据传输信道)的一篇论文,Metcaife认识到,通过优化就可以把ALOHA系统的速率提高到100%.1972年底,Metcaife和DavidBoggs设计了一套网络,把不同的ALTO计算机连接起来。Metcaife把他的这一研究性工作命名为ALTO ALOHA.1973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ALTO ALOHA投入了运行,这一天,Mctcalfe写了一段备忘录,称他已将该网络改名为以太网(Ethernet),其灵感来自于"电磁辐射是可以通过发光的以太来传播的这一想法".最初的以太网以每秒2.94Mbps的速度运行,运行速度慢的原因是以太网的接口定时采用ALTO系统时钟,即每340ns才发送一个脉冲,构成了传输率为2.94Mbps的网络。当然,因为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在公共传输信道上进行载波监听,这已比初始的ALOHA网络有了巨大的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发展,1976年,以太网已经发展到能够连接100个用户结点,并在1000m长的粗缆上运行。Xerox急于将以太网转化为产品,因此将以太网改名为Xerox Wire.1976年6月,Metcalfe和Boggs发表了题为:"以太网:局域网的分布型信息包交换"的着名论文,1977年底,Metcalfe和他的三位合作者获得了"具有冲突检测的多点数据通信系统"的专利,多点传输系统被称为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从此,以太网就正式诞生了。
1979年,在DEC、Intel和Xerox共同将此网络标准化时,同时将Xerox Wire网络又恢复成"以太网"这个原来的名字。1980年9月,三方公布了第三稿的"以太网、一种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规范1.0版",这就是着名的以太网蓝皮书,也称DIX(DEC、Intel、Xerox的第一个字母)版以太网1.0规范,一开始规范规定在20MHz下运行,经过一段时间后降为10MHz,并重新定义了DIX标准,并以1982年公布的以太网2.0版规范终结。1983年,以太网技术(802.3)与令牌总线(802.4)和令牌环(802.5)共同成为局域网领域的三大标准。1995年,IEEE正式通过了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以太网技术实现了第一次飞跃,1998年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正式发布,2002年7月18日正式通过了万兆以太网标准802.3ae.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太网就成为最普遍采用的网络技术,它一直"统治"着世界各地的局域网和企业骨干网,并且正在向城域网发起攻击。根据IDC的统计,以太网的端口数约为所有网络端口数的85%,而且以太网的这种强大的优势仍然有继续保持下去的势头。纵观以太网的强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太网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标准,获得众多厂商的支持。目前,几乎所有的硬件制造商生产的设备,和几乎所有的软件开发商开发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协议都与以太网兼容。
(2)易于移植和升级,可最大限度保护用户投资。对于所有以太网技术,其帧的结构几乎是一样的,这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升级途径。快速以太网技术提供了从10M向100M以太网的平滑升级。千兆和万兆以太网的出现,增加带宽的同时也扩展了可升级性。只要将低速以太网设备用交换机连接到千兆和万兆以太网的设备上,就可实现一个物理线速向另一物理线速的适配。这样的升级方式就使得千兆和万兆E能无缝地与现在的以太网集成在一起。
(3)价格便宜,管理低成本。以太网技术无论在局域网、接入网还是即将进入的城域网、广域网在价格上与其他技术比都具有优越性。若全面采用以太网解决方案,价格将更具有吸引力。另外,以太网存在时间长,标准化程度高,一般网络管理人员都比较熟悉,因此它的运行维护管理成本也比较低。
(4)结构简单,组网方便。以太网技术的实现原理统一采用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不同版本的以太网的帧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也是一致的,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较低,网络连接设备的配置比较简单。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