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已经结束,2016年下半年开始将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已经结束,2016年下半年开始将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计算机网络中,当用户较多而传输的距离较远时,通常不采用两点固定连接的专用线路,而是采用交换技术,使通信传输线路为各个用户公用,以提高传输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系统费用。按照实际的数据传送技术,交换技术又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
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是指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将由一对用户独占。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电路空闲时的信道容量被浪费;如果数据传输阶段的持续时间不长,电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时间就得不偿失。因此,电路交换适用于远程批处理信息传输或系统间实时性要求高的大量数据传输的情况,例如,电话网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这种通信方式的计费方法一般按照预订的带宽、距离和时间来计算。
电路交换分为时分交换(Time Division Switching,TDS)和空分交换(Space Division Switching,SDS)两种方式。时分交换是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时隙,由不同的时隙建立不同的子信道,通过时隙交换网络完成话音的时隙搬移,从而实现入线和出线间话音交换的一种交换方式。空分交换是指在交换过程中的入线通过在空间的位置来选择出线,并建立接续,通信结束后,随即拆除。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是指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同时只占用一段通道。节点将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报文(数据包),该报文中含有目标结点的地址,完整的报文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向前传送。每一个节点接收整个报文,检查目标节点地址,然后根据网络中的通信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转发到下一个节点。经过多次的存储转发,最后到达目标节点,因此,这样的网络称为存储转发网络。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不建立专用链路,线路利用率较高,这是由通信中的等待时延换来的。由于数据进入交换节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
3.分组交换
与报文交换类似,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仍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将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在实现方式上,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数据报和虚电路。
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分组按一定格式附加源与目的地址、分组编号、分组起始、结束标志、差错校验等信息,以分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网络只是尽力地将分组交付给接收端,但不保证所传送的分组不丢失,也不保证分组能够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也不保证服务质量。数据报方式一般适用于较短的单个分组的报文。其优点是传输延时小,当某节点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后续分组的传输。缺点是每个分组附加的控制信息多,增加了传输信息的长度和处理时间,增大了额外开销。
虚电路方式与数据报方式的区别主要是在信息交换之前,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先建立一个逻辑连接,然后才开始传送分组,所有分组沿相同的路径进行交换转发,通信结束后再拆除该逻辑连接。网络保证所传送的分组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也保证服务质量。这种方式对信息传输频率高、每次传输量小的用户不太适用,但由于每个分组头只需标出虚电路标识符和序号,所以分组头开销小,适用长报文传送。
根据各自的特点,不同的交换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若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上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尤其适合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