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员教程知识点精讲之Red Flag Server 4.0安装

网络管理员 责任编辑:长颈鹿 2016-09-28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2016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大家已经开始备考了吗?希赛软考学院特别为大家整理了网络管理员教程知识点精讲,助大家备考一臂之力,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希赛网改版上线5周年庆,感恩钜惠!全场买就减,较高立减500,还有1元秒杀,5折限时抢购,众多“豪”礼等你来享,进入抢购!   


      2016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大家已经开始备考了吗?希赛软考网特别为大家整理了网络管理员教程知识点精讲,助大家备考一臂之力,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Red Flag Server 4.0的安装

一、启动安装程序

(1)将红旗Red Flag Server 4.0安装光盘放入CD-ROM,重新启动计算机。

(2)成功引导后将出现 Red Flag Server 4.0 的安装启动界面,屏幕显示提示信息和"boot:"提示符。

如果需要使用希赛网安装方式,那么在"boot:"提示符下输入expert,然后按 <Enter> 键。

通常情况下,直接按回车键,使用默认的选择即可,以便安装程序可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自动检测。如果安装程序没有正确地检测到硬件,需要使用希赛网(expert)模式重新启动安装程序,以提供额外的驱动程序。

(3)直接按回车键,选择默认的安装方式。安装程序将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自动检测,然后进行 Linux 核心的启动。屏幕中出现"running/sbin/loader",如图4-44所示,表示正在运行安装程序的加载程序,也表示当前已经完成安装核心的启动。等待片刻后,就会进入图形安装界面。

图4-44  正在运行安装程序的加载程序

  二、安装类型选择

(1)完成安装程序的引导,进入图形化安装界面。Red Flag Server 4.0 提供统一的图形化安装界面,屏幕左侧列出了整个安装过程要经历的每一个步骤,并显示出当前所处的安装步骤;屏幕右侧是对应安装步骤的配置选项和参数设置界面。首先看到的是《红旗 Linux 软件协议书》,选择"同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4-45所示。

 

  图4-45  软件许可协议

(2)系统将显示安装类型选择界面,此时需要确定自己的工作任务,是选择 "安装红旗操作系统"还是"恢复系统引导".默认的选项是"安装红旗操作系统".然后再进一步选择适合的安装类型:"典型安装" 和 "完全安装".典型安装包含了主要的常用应用软件和软件包组,是默认的安装类型。完全安装增加了一些系统工具、实用程序以及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通常,选择"典型安装"即可。如图4-46所示。

图4-46  选择安装类型

三、配置分区

完成安装类型的选择后,开始进行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配置分区。在此步骤中,必须告诉安装程序要在哪里安装系统,即为将要安装 Red Flag Server 4.0 的一个或多个磁盘分区上定义挂载点。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修改或删除分区。

1.分区的命名

Linux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具体如表4-4所示:

  表4-4分区的命名

 

前两个字母分区所在 设备类型hd:IDE硬盘 sd:SCSI硬盘

第三个字母分区在哪 个设备上hda:第一块IDE硬盘 hdb:第二块IDE硬盘 sdc:第三块SCSI硬盘

数字分区次序数字1-4表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从5开始。

例如:/dev/hda3 是指第一个 IDE 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 是第二个 SCSI 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注意:如果硬盘上没有分区,则一律不加数字,代表整块硬盘。

2.分区的组织

分区的目的是在硬盘上为系统分配一个或几个确定的位置,Linux系统支持多分区结构,分区的功能如表4-5所示,每一部分可以存放在不同的磁盘或分区上。

表4-5  分区功能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系统都会规划多个分区,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灵活性和系统管理的方便性。安装 Red Flag Server 4.0 至少需要创建以下两个分区:

根分区(/):Linux 根文件系统驻留的地方。

交换分区(swap):用来支持虚拟内存的交换空间,当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处理系统数据时,就要使用交换分区的空间。交换分区的大小建议设置为计算机内存的1 ~ 2倍之间。

至于如何规划服务器上的 Linux 硬盘空间,通常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Linux 根文件系统需要一部分的硬盘空间,挂载为"/"的根分区。其次,交换分区需要一部分的硬盘空间。交换分区的大小取决于需要多少虚拟RAM.一般来说,交换分区的大小为物理RAM的1-2倍。最后,作为服务器用途,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将根分区与 /usr、/home、/var、/boot等分区单独放在不同的磁盘分区或设备上,这是因为将每个关键性的区域存放在独立的分区,可为日后的移植、备份、系统恢复与管理提供方便。

3.选择分区方式

(1)图4-47是进入配置分区的界面,可以选择"用Disk Druid手工分区"或"用fdisk程序手工分区(只限希赛网)"进行分区操作。"Disk Druid"提供图形化的操作界面,操作起来很直观,可以自由增加、编辑或删除分区;"fdisk程序"是字符方式的设置工具,它的使用有一定难度,与Windows/DOS下面的fdisk软件有很大的区别,通常有经验的用户才选择它。本教材只讲述使用"Disk Druid"进行分区的方法。

 

  图4-47  分区方法选择

(2)图4-48就是进入 Disk Druid 工具的界面,在此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修改和删除硬盘分区,并对每个分区设置装入点。

可以看到,系统当前的硬盘分区情况以树状的目录层次结构列出,最上面的一级是硬盘,如果存在多个硬盘,分别以 hda、hdb、sda、sdb…表示;接下来的是硬盘上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最后是扩展分区下面的逻辑分区。

如果分区设备名前面带有"+"号,表示它下面还包含有未显示的分区;如果分区设备名前的符号为"-"号,表示它下面的分区已全部显示。

分区列表中显示了系统中硬盘驱动器的详细信息,每一行代表一个硬盘分区,包括五个不同的字段,如表4-6所示。

表4-6  分区字段

 

  图4-48  Disk Druid分区工具

分区列表底部的一排按钮用来控制Druid Disk的行为,每个按钮的用途如表4-7所示:

表4-7  Disk Druid分区工具功能按钮

(3)删除分区。如果硬盘上没有剩余的磁盘空间,或者是可以重新设置的 Linux 类型分区,那么需要先删除原有的分区,为安装 Red Flag Server 4.0 提供足够的空间。例如,要删除主机中已经存在的一个Windows分区,可以先在当前分区列表中选中该分区,然后按下"删除"按钮。

(4)添加新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如图4-49所示对话框。其中每一个选项的功能如表4-8所示。当所有选项操作正确完成后,单击 "下一步" 按钮。

 

图4-49  创建新分区

表4-8  创建分区功能选项

表4-9  文件系统

 

(5)编辑分区。选择当前分区列表中的一个分区,按"编辑"按钮,将出现一个与图4-49类似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修改此分区的设置。

如果一个分区已经存在于硬盘上时,那么只能修改这个分区的挂载点和文件系统类型。要想进行其它的修改,如改变大小,就必须先删除这个分区然后重建。

四、软RAID配置

1.RAID的概念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的基本想法就是把多个便宜的小磁盘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磁盘组,使性能达到或超过一个容量巨大、价格昂贵的磁盘。这样的磁盘组对于计算机来说,就像一个单独的逻辑存储单元或磁盘。

采用RAID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加快了磁盘速度;二是扩充了存储能力;三是可高效恢复磁盘。

2.RAID的级别

(1)RAID级别0:通常称为"带区".它利用了带区数据映射技巧的特定性能,也就是说,当数据写入磁盘组的时候,被分成带区,交错写入磁盘组的磁盘中。这带来了高I/O 性能,低开销,但不提供任何冗余。磁盘组的存储量等于总的磁盘容量之和。

(2)RAID级别1:即"镜像",与RAID 其他的各级别相比,这个级别使用的时间较长。1 级通过把同样的数据写到磁盘组的每一个磁盘上,将镜像复制到每个磁盘上,来提供数据冗余。1 级在读数据操作时,并行处理2个或更多的磁盘,因此数据传输速率高,但其他操作时无法提供高速的I/O 传输速率。1 级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的高可信度,并且改善了读数据操作的性能,但是,耗费很大。如果组成磁盘组的各磁盘规格相同,磁盘组的容量只等于一块磁盘的容量。

(3)RAID级别4:采用奇偶校验,但不提供冗余。它的数据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有一块盘作为奇偶校验盘。它更适用于I/O 传输,而不是大文件传输。因为提供奇偶校验的磁盘常成为瓶颈,所以在没有相应技术的情况下,如回写高速缓存技术,不常使用4 级。如果组成磁盘组的各磁盘规格相同,磁盘组容量等于构成磁盘组的磁盘的总容量,减去一块磁盘的容量。

(4)RAID级别5:这是一种最常用到的RAID 类型。通过把奇偶校验分布到磁盘组中的一些或所有磁盘上,消除了4 级在写数据上的瓶径。在4 级中,读的性能超过了写,性能是不对称的。5 级常使用缓冲技术来降低性能的不对称性。如果组成磁盘组的各磁盘规格相同,磁盘组容量等于磁盘的总容量,减去一块磁盘的容量。由于RAID5与RAID4 的容量相同,而性能优异,所以一般都使用RAID5.

(5)线性RAID:线性RAID 是为创建一个大型虚拟驱动设备而建立的简单的磁盘分组。在线性RAID中,磁盘上的带区是连续分配的,当第一块磁盘分配满后,跳转到下一块磁盘上,依次类推。这个磁盘组未做性能方面的改善,各种I/O 操作都被划分到各磁盘上是不可靠的。线性RAID 无冗余,并且可靠性降低。如果磁盘组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全部的阵列就都无法使用了。其容量是所有组成磁盘组的磁盘的容量之和。

3.RAID的实现方法

通常有两种可以实现RAID的方法:硬件RAID和软件RAID.

硬件RAID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与系统和主机无关,管理着RAID 子系统。对于主机来说,每一个RAID 组只是一个单独的硬盘。例如,硬件RAID设备通常是关联到一个SCSI控制器,RAID组看起来就是一个SCSI驱动器。外置的RAID磁盘柜把所有的RAID智能化地统一到外置磁盘子系统的控制器中。全部的子系统通过一个普通的SCSI控制器连到主机上,对主机来说,它就如同是一个单独的硬盘。

软件RAID通过核心磁盘(块设备)代码来实现不同的RAID级别,提供了最廉价的解决方案。不仅不再需要昂贵的磁盘控制器卡和热交换底盘,而且软件RAID在便宜的IDE硬盘上工作和在SCSI硬盘上一样好。加上现今的高速CPU,软件RAID的性能已超越了硬件RAID.

4.创建RAID

安装Red Flag Server 4.0 时,在"配置分区"步骤中可以方便地为系统划分RAID分区,创建RAID设备并将其格式化。已创建好并激活的RAID设备可以挂载到系统中,就像一个普通硬盘分区一样使用。对于已创建的RAID设备,也可以从系统中卸载、停用和删除。如果在安装时没有创建RAID设备,也可以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再添加或修改磁盘分区,创建需要的软件RAID设备。

(1)在建立一个RAID设备之前,必须首先创建软件RAID分区。

在Disk Druid 分区工具界面中,单击"新建"按钮以创建一个新的分区,出现"添加新分区"对话框,如图4-50所示。此处不能输入挂载点,只有已经创建了软件RAID设备后才能为其设置挂载点;在"文件系统类型"的选择列表中单击"software RAID";"允许的驱动器":选择将在其上建立 RAID 的硬盘。如果机器上带有多个硬盘,此处默认会全部选中,如果一定不会在某一硬盘上建立 RAID 阵列,必须取消对该硬盘的选中;"大小(MB)":输入分区的大小(以MB为单位);"使用全部可用空间":如选中该项,上面添入的分区大小将是该分区的最小值,指定的Linux 分区将占据整个剩余硬盘空间。如果后面再创建分区时也使用这个选项,系统将根据这两个分区最小值的比例自动分配空间大小;"检查磁盘坏块":如选中该项,安装程序将在格式化分区之前检查坏磁道。

图4-50   创建一个新的RAID分区

(2)全部选项输入正确后,按"确定"按钮返回到Disk Druid分区工具的主界面。重复上述步骤,创建其他需要制作为软件RAID设备的分区。

(3)已经将所有需要制作成RAID设备的分区创建为"software RAID"分区后,开始建立RAID设备。在Disk Druid工具的主界面中,单击"RAID"按钮,出现图4-51所示的"建立RAID设备"对话框。

 

图4-51   建立 RAID 设备

(4)输入或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该设备的挂载点。

(5)在"文件系统类型"中选择RAID设备将采用的文件系统类型,默认的类型是ext3.

(6)在"RAID级别"中,可以选择建立RAID0、RAID1或RAID5;如果要将RAID设备挂载到/boot上,则必须选择RAID1级别;同理,如果不打算创建单独的/boot分区,而是将整个 / 分区建立成RAID设备,那么也必须选择RAID1级别。

(7)在"RAID成员"列表中,显示用于创建的RAID设备的分区,可以选择要使用哪几个分区来建立RAID设备。

(8)单击"确定"按钮,新建的软件RAID设备将显示在Disk Druid工具主界面的分区列表中,如图4-52所示。

  图4-52  RAID 磁盘阵列已建立

五、LVM配置

1.LVM的概念

LVM是Logical Volume Manager 的简写,它为计算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磁盘存储解决方案,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方便地分配存储空间。Red Flag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个或多个硬盘分区创建为用于LVM 的物理卷,已创建的软件RAID设备也可以设置为物理卷。

(1)卷组(VG,Volume Group):LVM 中较高抽象层,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所组成的存储器池。

(2)物理卷(PV,Physical Volume):典型的物理卷是硬盘分区,也可以是整个硬盘或已创建的软件RAID设备。

(3)逻辑卷(LV,Logical Volume):相当于非LVM 系统中的分区,它在卷组上建立,是一个标准的块设备,可以在其上建立文件系统。

(4)物理块(PE,Physical Extent):物理卷以大小相等的"块"为单位存储,块的大小与卷组中逻辑卷块的大小相同。

(5)逻辑块(LE,Logical Extent):逻辑卷以"块"为单位存储,在一卷组中的所有逻辑卷的块大小是相同的。

2.LVM的优点

传统的文件系统是基于分区的,一个文件系统对应一个分区。这种方式比较直观,但不易改变:不同的分区相对独立,各分区空间经常利用不平衡,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当一个文件系统/分区已满时,无法对其扩充,只能重新分区,或把分区中的数据移到另一个更大的分区中,非常麻烦;要把硬盘上的多个分区合并在一起使用,只能采用重新分区的方式,这个过程需要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当采用LVM 时,情况会有所不同:

(1)硬盘的多个分区由LVM 统一为卷组管理,可以方便的加入或移走分区以扩大或减小卷组的可用容量,硬盘空间被充分利用。

(2)文件系统建立在逻辑卷上,而逻辑卷可在卷组容量范围内根据需要改变大小。

(3)文件系统建立在LVM 上,可以跨分区,使用方便。

(4)在一个有很多不同容量硬盘的大型系统中,用户/用户组的空间建立在LVM 上,可以随时按要求增大,或根据使用情况对各逻辑卷进行调整。

(5)当系统空间不足而加入新的硬盘时,不必把用户的数据从原硬盘迁移到新硬盘,而只须把新的分区加入卷组并扩充逻辑卷即可。

(6)使用LVM可以在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把用户数据从旧硬盘转移到新硬盘空间。

3.LVM的使用

创建和配置LVM 逻辑卷的步骤包括以下几步:

(1)在创建一个LVM逻辑卷之前,必须首先选择和创建用于LVM的物理卷,只有这样它们才可以被LVM系统识别。

(2)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创建卷组,卷组可以看作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所组成的存储器池。

(3)在卷组上创建逻辑卷,在逻辑卷上安装和创建文件系统,为逻辑卷设置挂载点。

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在一个卷组上创建多个逻辑卷,但是一个物理卷只能属于一个卷组。/boot 分区不能建立在卷组上,如果要将根文件建立上一个逻辑卷上,那么必须在非逻辑卷分区上单独为/boot 划分一个分区。

4.创建LVM

(1)在硬盘分区上选择并初始化用于LVM的物理卷。在Disk Druid分区工具界面中,单击"新建"按钮以创建一个新的分区;出现 "添加新分区" 对话框,如图4-53所示。在 "文件系统类型" 的选择列表中单击 "physical volume(LVM)".此处不能输入挂载点,只有创建了LVM卷组后才能为其上的逻辑卷设置挂载点。

 

  图4-53  创建一个物理卷

(2)建立LVM卷组。在Disk Druid工具的主界面中,单击"LVM"按钮,将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一个卷组。如图4-54所示。可以在"卷组名称"文本框中改变卷组的名称;LVM 逻辑卷以大小相等的"块"为单位分配存储量,4MB是默认的大小,这样逻辑卷的空间一定是4MB的整数倍。可以从"物理范围"选择列表中选择其它的值,建议不要改变缺省设置;在"要使用的物理卷"列表中选择组成本卷组的物理卷。

  图4-54  创建一个 LVM 卷组

(3)在卷组上创建逻辑卷。在"逻辑卷"区域,按"添加"按钮,出现图4-55所示界面,用于在已建立的卷组上创建新的逻辑卷,并为其设置挂载点、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确定名称和分配空间。当然,也可以对逻辑卷进行编辑和删除操作。在创建逻辑组时应考虑在卷组上留有一些空闲空间,以方便今后对逻辑卷进行扩展。

 

  4-55  创建一个逻辑卷

(4)单击"确定"按钮,新建的LVM卷组和逻辑卷将显示在Disk Druid工具主界面的分区列表中,如图4-56所示。

  图4-56  Logical Volumes已建立

  六、配置引导

引导装载程序在计算机启动时首先运行,负责载入操作系统内核并把控制权转交给它。LILO(LInux LOader)是Red Flag Server 4.0的启动引导程序,它支持Red Flag Server 4.0与多种操作系统共存,允许用户在系统启动时通过LILO菜单选择想要进入的操作系统。可以把LILO安装在以下两个位置之一:MBR(主引导记录)或者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例如,/dev/hda1)。

MBR是硬盘上的一个特别的区域,会自动被BIOS装载,是引导装载程序控制引导进程最早的位置。建议尽可能地把 LILO 程序安装在主引导扇区内。

如果系统已经在使用其他启动管理器(如 System Commander、Boot Manager 等),才把LILO装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这时需要设置从其他的启动管理器来启动 LILO,然后再启动Red Flag Server4.0.

如果系统只使用Red Flag Server 4.0系统,则应该选择MBR;对于带有Windows 9X/2000/NT的系统来说,也应该把引导装载程序安装到MBR.

LILO配置界面如图4-57所示,LILO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

引导记录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LILO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

引导卷标:就是当LILO启动后,在菜单中显示的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者是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

默认情况下,Red Flag Server 4.0的引导卷标为"Linux",windows分区的启动卷标为"Windows".这些默认的引导卷标都是可以修改的。如果想为其它分区增加或修改引导卷标,只要用鼠标单击该分区,然后在"引导卷标"输入框中输入新的标识名称即可。

 

图4-57  LILO程序设置

七、配置用户

在下图4-58所示的安装步骤中,安装程序会提示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必须输入一个根口令,否则安装将无法继续。

图4-58  设定用户账号

对于 Linux 服务器系统来说,系统的root口令是决定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参数。root是系统管理者,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的操作,因此,root 口令的保密性要求很高。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是区分大小写的。系统管理员应记好自己的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

接下来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普通用户账号并为其设定口令。在此,系统管理员至少应给自己添加一个普通用户账号,供平常进入系统管理日常的工作。输入一个用户名,并为该用户设置口令,然后按"添加",新用户的账号信息就会添加到用户列表之中。

八、开始安装

完成用户的设置,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图4-59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 "上一步" 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 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图4-59  检查安装选项

九、复制文件

首先,安装程序会读取需要安装的软件包信息,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开始文件的复制过程。安装所需的时间由所选安装类型、硬件的速度、系统内存大小等多个方面确定,大概需要十几到几十分钟不等。图4-60是安装过程中的一幅画面。屏幕左下方显示了安装的总体进度,屏幕右侧是对系统的简单介绍,可以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它们来了解Red Flag Server 4.0的系统特征。

十、创建引导盘

软件包复制完成后,会进入图4-61所示的制作系统引导软盘界面。引导盘会储存当前的系统设置,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帮助用户引导和还原Red Flag Server 4.0系统,对于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用户在安装过程中建立引导软盘并妥善保存。在软盘驱动器中插入一张高质量的软盘,按"下一步"继续引导软盘的制作。

图4-60    安装软件包

 

图4-61  制作引导软盘

 

图4-62  安装完成

引导软盘制作完成之后,Red Flag Server 4.0的安装即将结束。图4-62所示为安装完成的界面。至此您已经成功地将Red Flag Server 4.0安装到计算机中了。按"退出"按键,将弹出的光盘取出,重新启动系统。


返回目录:网络管理员教程知识点精讲之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希赛软考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辅导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