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赛小编为准备参加2017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学习笔记,以下是有关系统设计基础知识的讲解。
>>>>>希赛2017上半年软考公开课,解读考试趋势,报名不再迷茫
希赛小编为准备参加2017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学习笔记,以下是有关系统设计基础知识的讲解。
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1、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系统定制系统蓝图,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总体结构设计:把总任务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
详细设计: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十多拿过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
2、结构化设计方法和工具
(系统流程图、HIPO图、控制流程图)
3、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要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组主的实际情况来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阻援进行大致的设计,是宏观上的规划。
主要分为4个部分:
子系统划分:可按照功能、顺序、数据、过程、时间和环境进行划分;
子系统结构设计: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结构图;
网络设计: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考虑如何配置和选用网络产品。
硬件设备及配置:计算机和网罗产品的配置问题,以及如何分布这些设备和任务、功能、数据资源。
系统设计的原则:
分解—协调原则
自顶向下原则
信息隐藏、抽象原则
一致性原则
明确性原则
模块之间的耦合尽可能小,模块内部组合尽可能紧凑
模块的扇入系数和扇出系数要合理
模块的规模要适当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特点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模块具备4个要素:
输入和输出
处理功能
内部数据
程序代码
可以使用模块结构图来描述系统结构,模块结构图主要关心的是模块的外部属性,即模块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并不关心模块内部。
模块的耦合与内聚:一个合理模块的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之间的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要满则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模块的耦合方式有3种:
数据耦合:模块之间的通信是若干个数据项
控制耦合:模块之间传输的信息是控制信息
非法耦合:模块之间不经过调用关系,彼此直接使用或修改对方的数据
模块的内聚方式:
巧合内聚:模块组成部分之间无内在联系
逻辑内聚:模块各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在逻辑功能上是相似的
时间内聚:模块包含的任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过程内聚:模块内部各部分受同一控制流支配
通信内聚:模块内部使用同一块数据
顺序内聚:模块内部处理动作是顺序关系
功能内聚:模块内部各部分处理动作为一个功能联系在一起。
4、系统详细设计
代码设计:
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组有序的符号,以便于计算机和人工识别与处理。代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适用性、规范性、系统性
代码设计的步骤:
确定代码对象
考察是否已有标准代码
选择代码的种类和类型
考虑检错功能
编写代码表
输出设计:
确定输出的内容
选择输出设备和介质
确定输出格式
输入设计:
最小量原则
简单性原则
早检验原则
少转换原则
确定输入数据内容
输入格式、方式设计
校对方式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也是控制盒选择信息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界面设计包括菜单方式、会话方式、操作提示方式以及操作权限管理方式等
处理过程设计
处理过程的设计就是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即内部的执行过程,包括局部的数据组织、语言和表格等3类。常用的表述方式有几种:
程序流程图:三种基本成分—加工、逻辑条件盒控制流
盒图:从上进入从下走出,限制了随意的控制转移
形式语言:用来描述算法的非正式的比较灵活的语言
决策树:适合描述加工种有多种策略,多个条件
决策表:条件较多,条件之间组合决策方案很多。
数据存储设计:
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使整个系统可以迅速、方便、准确的调用数据。建立了好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后,还要确定数据资源的分布和安全保密的属性。
5、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最终结果是系统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系统总的设计方案
模块设计
代码设计
输入设计
输出设计
数据库设计说明
模型库及方法库设计
网络设计
安全保密设计
希赛网,拥有十四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