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赛小编为打算参加2017上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的你们准备了一些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以下是有关软件设计阶段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赛2017上半年软考公开课,解读考试趋势,报名不再迷茫
希赛小编为打算参加2017上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的你们准备了一些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以下是有关软件设计阶段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析设计阶段的任务
分析设计阶段的系统建设任务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软件设计阶段
软件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数据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数据设计侧重于数据结构的定义;系统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分之间的关系;过程设计则是把结构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在编码随时,根据这种过程性描述生成源程序代码,然后通过测试最终得到完整有效的软件。
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软件设计任务分两步完成,一是概要设计,即将软件需求转化为数据结构和软件的系统结构;二是详细设计(也称为“过程设计”),即通过对结构表示进行细化,得到详细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软件设计是后续开发及软件维护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设计,只能建立一个不稳定的系统结构。
软件概要设计是以需求分析所产生的文档为依据,着手解决实现“需求”的软件体系结构,简称“软件结构”.就像建筑工程中的盖大楼,需求分析主要确定大楼的功能。而概要设计就是施工,盖起满足用户要求的大楼的框架。这一阶段确定软件结构的具体任务是将系统分解成模块,确定各模块的功能及调用关系。将用户的需求分配到适当的模块中,得出系统的结构图。为了得到好的结构,需要一组标准化准则和工具。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优化软件结构的准则及结构化设计方法在相应的软件工程化书籍中有详细的介绍。
软件设计的基础首先是深刻理解模块、模块化、分解与抽象、信息隐蔽、模块独立性及其定性标准这些基本概念,以及由这些概念形成的软件结构设计优化准则所起的作用。
实际上,软件设计过程的前后活动是彼此支持的,同时贯穿于软件需求和软件编码之间。软件设计在选择解决方案时,可以运用原形设计作为充分掌握情况的手段。要充分考虑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确定关键需求、设计问题和限制条件,以便在分析各种候选方案时使用。
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的基础,在软件设计中,对于是否选择使用商业软件成品,要结合成本、进度、性能和风险来考虑。
软件设计方案的选择准则应该具备实质意义上的区别点,能指示达到某个平衡的生存周期解决方案。一般地,这些准则包括成本、进度、性能和风险的度量,也包括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的考虑。同时也受到那些影响开发活动和产品生存周期的需求驱动。
设计对软件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监理应强调软件设计未完成,不得转入软件编码阶段。
良好的软件设计与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工具和设计准则有关,软件设计方法主要有面向数据流的设计和面向对象的设计,这些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领域。
软件设计监理的基本准则包括审查提交的文档是否齐全,以及文档编制与描述工具是否符合规范。确定承办单位提出的软件总体结构设计是否实现了《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评价软件设计方案与数学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接口设计方案和运行环境的适应性。审查《集成测试计划》的合理性和完备性,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完备性和一致性。并确定该阶段文档能否作为详细设计的依据,决定可否转入详细设计阶段,还要确认软件详细设计文档的内容是否符合软件编码的要求。
软件设计阶段的编写的文档为《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编码规范》和《集成测试计划》等。
希赛网,拥有十五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