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开始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以下是关于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开始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以下是关于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规划质量管理过程的主要输入有项目管理计划、干系人登记册、风险登记册、需求文件、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所采用的主要工具与技术有成本效益分析、质量成本、七种基本质量工具、标杆对照、实验设计、统计抽样、其他质量规划工具、会议。
1.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也称为经济质量法,该方法要求在规划质量管理时必须同时考虑项目质量的经济性。其中,成本是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所需支出的有关费用;效益是指满足质量要求而减少返工所获得的好处,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减少返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干系人满意度等。对每个质量活动进行商业论证,就是要比较其可能成本与预期效益。
2.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七种基本质量工具也称为7QC工具,是指因果图、流程图、检查表、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等七种工具,主要用于在PDCA循环的框架内解决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3.标杆对照
标杆对照又称为基准比较法(基准分析),是指利用其它项目的质量管理结果(或计划),作为新项目的质量比较目标,通过比较制定出新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
4.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识别哪些因素会对正在开发的流程或正在生产的产品的特定变量产生影响。实验设计也有助于产品或过程的优化,它可用来降低产品性能对各种环境变化或制造过程变化的敏感度。该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为系统地改变所有重要因素(而不是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提供了一种统计框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产品或流程的最优状态,找到显著影响产品或流程状态的各种因素,并揭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例如,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可使用该技术来确定硬件与软件如何搭配,才能以合理成本取得最理想的系统性能。
5.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Statistical Sampling)是指从目标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用于检查(例如,从198个产品中随机抽取8个)。抽样的频率和规模应在规划质量过程中确定,以便在质量成本中考虑测试数量和预期废料等。
统计抽样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读者要注意区分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属性抽样(Attribute Sampling)是指对一个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测试。产品的属性可以是重量、规模、功能等。属性检查的结果是“是或非”、“继续或不继续”、“有缺陷或无缺陷”、“在容忍度范围内或超出容忍度范围”、“正确或不正确”等。
变量抽样(Variables Sampling)是指一个流程的变化过程被测量并且记录下来,以此决定流程的能力。它是建立控制图的基础。这些变量可能是分钟(时间)、个数(缺陷)、行(代码)等。在变量抽样检查中,被检查的工件不是用“继续或不继续”来做评估的,而是采用数量化的持续规模测量来进行的。变量抽样需要的取样规模较小,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需要专业的检查人员。
6.其他质量规划工具
为更好地定义质量要求并规划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也经常使用其他质量规划工具,主要包括头脑风暴、力场分析、名义小组技术、质量管理和控制工具(亲和图、过程决策程序图、关联图、树形图、优先矩阵、活动网络图、矩阵图)等,其中力场分析是一种显示变更的推力和阻力的图形,名义小组技术是指先由规模较小的群体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创意,再由规模较大的群体对创意进行评审。
7.会议
项目团队可以召开规划会议来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参会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发起人、选定的项目团队成员、选定的干系人、负责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人员,以及需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希赛网,拥有十五年软考培训经验,希赛网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将丰富的软考培训经验有效融入教程研发过程,自成体系的软考在线题库(软考历年真题)、软考培训教材和软考视频教程,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面授、和,使考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辅导更具针对性。采用全程督学机制,,软考平均通过率在全国。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