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信息应用系统项目投资的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大型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知识密集、高风险的系统工程,行业新颖、人员年轻、科技含量高、智力密集、所涉及的领域宽广,并且对实践经验要求高。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监督与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增加项目投资的风险,甚者导致项目失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1 信息应用系统的监理工作
由于软件工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业主单位在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存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业主单位无法自行管理信息应用系统或自行管理无益于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益和建设水平。信息应用系统监理工作正是为了协助业主单位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并合理客观地处理好业主单位与承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对应用系统的建设质量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2.1.1 国内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应用范畴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推广,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与可维护性成为信息应用系统的重要指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信息应用系统项目投资的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大型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知识密集、高风险的系统工程,行业新颖、人员年轻、科技含量高、智力密集、所涉及的领域宽广,并且对实践经验要求高。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监督与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增加项目投资的风险,甚者导致项目失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软件开发技术发展至今已近50年,从结构化技术到面向对象技术,再到当前流行的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管理思想和开发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和提高。但是由于业主单位与承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挖掘实际需求十分困难。加上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开发过程缺少监督监理,承建单位的开发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往往使得信息应用系统出现低质量、超时间及超成本等问题。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球软件开发项目中只有16%能按计划完成。
1.业主单位与承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可能出现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况
社会技术进步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就应用形态而言,信息化项目的前台使用难度逐渐降低,越来越方便。而后台建设难度却在加大,技术越来越复杂。从事信息化项目的设计、制造与系统集成的单位掌握着越来越高深的技术,而使用信息化产品的单位只需了解其使用方法,而不必掌握其技术。
业主单位对于承建单位存在着技术信息弱势,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信息化项目建设涉及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生产过程监控和安全防范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业主单位自身技术力量不足,在项目的总体规划、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等方面难以决策。
(2)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商家众多,竞争激烈,产品型号复杂,价格五花八门。业主单位对市场不熟悉,在挑选工程承包单位和进行商务谈判时心中无底,比较被动。
(3)当项目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时,业主单位一般无施工方面的实践经验,无法对工程的进度与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理,对最终的建设结果没有把握。
承建单位对于所承建信息应用系统应用领域的业务知识一般掌握较少,对实现业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可能估计不足,使得相对业主单位存在着业务信息弱势。
由于双方在技术和业务上存在着信息互不对称性,因此在没有完善的监督和监理机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况。
2.挖掘实际需求的困难性
业主单位中了解信息技术的人才少,加上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因此一般技术人员很难及时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并且由于技术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需求分析的训练,使得双方在实际项目中的信息沟通不到位,业主单位不能正确、全面地描述其需求。
承建单位的技术人员对业务领域一般都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需求分析,往往不能全面分析所有的用户需求。
对于业务人员而言,很多业务是隐含的,在需求分析时往往容易被忽略,从而使得需求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歧义性。
对于项目中的安全需求、授权需求及隐性需求等,一般业主单位为了促使项目立刻成功,往往在描述需求时淡化这些内容。但在实际的项目运行过程中,这些内容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需求收集表现形成的不确定性,使得交流的双方容易认为对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观点,自己也已经理解了对方的观点,而实际上双方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和监理机制作为保障,很难保证需求的挖掘的正确、全面与完整。
3.承建单位在开发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承建单位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开发过程中,承建单位的配置管理工作不到位,开发文档缺乏科学管理,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及源代码管理也往往会被忽视。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质量与进度。
(2)开发过程未被严格执行:软件开发过程一般被分为需求、设计、实现、测试及部署等过程,但是软件过程的理论被认为会耽误开发的进度而被简化,很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被彻底执行。
(3)缺乏严格的验收过程:信息应用系统多以演示会的形式代替验收测试(Acceptence Testing),由承建单位主导验收过程,不能真正暴露软件隐藏的问题。业主单位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全面了解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加大了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困难。
返回目录: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监理汇总
编辑推荐: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监理汇总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