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强调的是,系统的修改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序、文件、代码的局部修改都可能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系统的维护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安排,按照维护任务的工作范围、严重程序等诸多因素确定优先顺序,制定出合理的维护计划,然后通过一定的批准手续实施对系统的修改和维护。
3.6.1.3系统维护的管理和步骤
要强调的是,系统的修改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序、文件、代码的局部修改都可能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系统的维护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安排,按照维护任务的工作范围、严重程序等诸多因素确定优先顺序,制定出合理的维护计划,然后通过一定的批准手续实施对系统的修改和维护。
通常对系统的维护应执行以下步骤:
(1)提出维护或修改要求。操作人员或业务领导用书面形式向系统维护工作的主管人员提出对某项工作的修改要求。这种修改要求一般不能直接向程序员提出。
(2)领导审查并做出答复,如同意修改则列入维护计划。系统主管人员进行一定的调查后,根据系统的情况和工作人员的情况,考虑这种修改是否必要、是否可行,做出是否修改、何时修改的答复。如果需要修改,则根据优先程度的不同列入系统维护计划。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维护工作的范围、所需资源、确认的需求、维护费用、维护进度安排以及验收标准等。
(3)领导分配任务,维护人员执行修改。系统主管人员按照计划向有关的维护人员下达任务,说明修改的内容、要求、期限。维护人员在仔细了解原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思路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修改。
(4)验收维护成果并登记修改信息。系统主管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对修改部分进行测试和验收。验收通过后,将修改的部分嵌入系统,取代旧的部分。维护人员登记所做的修改,更新相关的文档,并将新系统作为新的版本通报用户和操作人员,指明新的功能和修改的地方。
在进行系统维护过程中,还要注意维护的副作用。维护的副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改程序代码有时会发生灾难性的错误,造成原来运行比较正常的系统变得不能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类错误,要在修改工作完成后进行测试,直至确认和复查无错为止;二是修改数据库中数据的副作用,当一些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某些应用软件不再适应这些已经变化了的数据而产生错误。为了避免这类错误,一是要有严密的数据描述文件,即数据字典系统;二是要严格记录这些修改并进行修改后的测试工作。
总之,系统维护工作是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维护工作做得越好,信息系统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寿命也就越长。
章节目录:
返回全书目录:系统分析师章节辅导教程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